促进多维融合 深化“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王学男 发布日期:2020-03-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拉萨市实验小学,来自陕西的援藏教师指导学生做科学实验。张汝锋摄

  自2016年参加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的教师团队正式进藏以来,17个对口支援省市的20个援藏团队帮助受援学校建设发展,逐步提升受援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西藏自治区培养、储备了一批扎根本地的优秀教师和管理者,不断激发西藏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也是“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核心。新时代赋予了“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新的内涵,亮点就在于“团”。“团”有两层含义:一是形式,强调援藏团队是由10到50名教师组成的协作团队;二是精神内涵,强调民族团结,彰显团结的力量和精神。经过3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教师的多维融合,成为“团”的实践经验和“援”的有效模式。

  为何融合: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孕育了维系中华民族的强大内在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期的“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也是对援藏模式和援藏机制的创新。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援藏教师团队在西藏和内地之间的联接作用,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帮助。援藏教师团队融入学校,融入西藏本地的生活与社区,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科研培训以及学校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共同协作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共享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谁来融合:援藏团队与受援团队、援藏团队内部的深度融合、双向互动

  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扎实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两个融合”,即促进教育援藏团队与受援学校团队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援藏团队内部深度融合。这为深化“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提供了抓手。

  教师团队的深度融合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援助的组织形式,另一个是援助的工作内容,二者通过相互促进、双向互动得以落实。

  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援藏教师团队的内部融合以及不同批次的衔接,每个援藏教师团队都是由相应省份选拔并派出的来自不同地市、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组成的,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管理经验都各有优势、各具特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优化组合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是援藏教师团队深度融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援藏教师团队与受援教师团队的融合;三是教学与管理的相互促进,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学与管理是分不开的,教学与管理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发挥“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造血”功能。

  融合是双向的。受援教师团队、援藏教师团队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共同创设相互信任的环境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正确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其次,设立共同认可的目标,包括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短期目标,分担共同的责任;再次,鼓励主动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形成双向互动,一方积极融入,一方积极接纳,促进沟通交流的扁平化、多元化;最后,在教学和管理中相互支持,形成稳定科学的制度,注重激励和自我效能的提升,实现优势互补。

  如何融合:教学管理、学科教学、校本教研是发展学校教育的骨架

  在充分发挥“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作用的实践过程中,西藏拉萨、林芝、日喀则等地都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教育资源的互动共享是基础条件,制度建设是顶层设计,教学管理、学科教学与校本教研是发展学校教育最为直接有效的切入点和骨架(如下图)。

  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瓶颈,与很多民族地区一样,在于师资的结构性短缺和优秀教师不足。解决这两个维度的师资问题,可以先从教学管理、课程教学和校本教研三个方面入手,这也是“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可为之处。

  一是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管理能力重在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常态化和可持续化,在于执行落实。例如,日喀则市不断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职称改革,实施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强化教师业务培训、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等,这一系列举措为广大教师创造了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氛围,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同时,日喀则市树立并普及科学的教学质量观,进行面向全市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教学质量分析,让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有据可循、认可制度、转变理念。在西藏,各援藏教师团队和受援学校团队都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实施了“一对一”结对子、“联校模式”、“青蓝工程”、“一岗双任”等,有效盘活了教育资源,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一方面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充实各学科的师资,特别是理科、体育与艺术科目师资;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提升教学水平。针对西藏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在共同教学、备课、评卷过程中实现“在工作中学”。

  三是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校本教研的重点在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突出教师的主体性。校本教研要重视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自己。分析教材,要求教师知道哪些知识点必须教,教到什么程度,需要在大班额和有限的课时背景下,分解并选择重要的知识点来教授;分析学生,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掌握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是否真的学会、理解为标准;分析自己,要求教师对自身有客观科学的认知和评价,通过寻找内因来分析、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