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菜叶翠、梗青、茎红,肥厚多汁。绛红的茎总是匍匐在地,卵形的嫩叶绿润肥厚,红黄的小花儿点缀其间。
马菜羞怯地躲在田塍陌头,静静地等你去采撷。圆润的茎,青绿的叶。把马菜洗净,堆到盘子里,加入细盐陈醋、姜末蒜泥,衬托得马菜愈发青翠。
春风习习,阳光和煦,少年的我们麻雀似的扑进春天的原野。挑马菜,剜荠菜,竖蜻蜓,唱民谣。田埂上搁着一只竹篮、一柄小锹,远山如黛,柳林似烟,木桥静穆,炊烟袅袅。拨开菟丝子和奶浆草,一簇纤细的马菜跃进眼帘,贴地皮小心一铲,“啪”的一声,马菜便温顺地躺在脚边。掐一段入口,微甜,汁液黏滑,透着一股泥腥味儿。
我们挎着沉甸甸的竹篮,踏着青葱的绿色,走在布谷鸟悠长悦耳的呼唤中,像宿鸟一样,飞向远处的村庄。
将马菜搓洗、晒干。放到铁锅里煨熟,砧板上切碎,掺进香干丁子,加点葱蒜佐料,淋点本地的小磨麻油,装上白瓷盘,如一堆碎玉,给人以清凉之感。细嚼,脆滑爽嫩,满口生津,清凉里带着一丝微苦,夹杂着几分芳香。
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曾为马菜提过一笔:我们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马菜晾干,过年时作馅包包子。她是吃长斋的,这种包子只有她一个人吃。我有时从她的盘子里拿一个,蘸了香油吃,挺香。
用马菜做煎饼,咬起来自有一股浓浓的馨香。用马菜与肉末做馅,可做青团、蒸包子。起锅时,一只只葱绿如翡翠、温润似碧玉的青团,撩拨得人直咽口水。
乡下老妪常将马菜曝晒数日,装进坛里密封保存。到冬天取出,掺入五花肉红烧,味道鲜美。此时的马菜添了几分油腻,韧性未变,浓缩的阳光雨露气息,在舌尖上百转千回。
南京人春天常吃的“春八鲜”中也有一味马菜。
寻常马菜常在人们春天的餐桌上。大家吃腻了膏腴肥甘的时候,想咀嚼一下往昔的清苦,领略淳朴的民风。一道菜肴,唤起绵绵的乡愁,让人拥有“布衣暖,菜根香”的淡定与满足。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