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长德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性的发展援助和扶持政策措施,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脱贫奔小康。由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策划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各项制度和战略措施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全书包括1个总报告和8个地区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迈出重要步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地方财政收支增速快,反贫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经验。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改革的力度逐渐增强,改革的领域不断拓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看,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不仅是构成我国多层次开放格局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逐渐呈现出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利用外资、技术引进、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积极平衡区域内部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2003年至2018年,民族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看病、就业、入学、住房保障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向集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扩大以及素质的提升,不仅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为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民族地区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产业,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促进了产业集聚,有效发挥了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不仅提升了民族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也为各族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福利,使人民更好地享受到发展成果。同时,民族地区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培育和发展特色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在带动当地居民增收、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民族地区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积极开展边境贸易,以贸易和经济交流合作为抓手,不断拓展开放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优化民族地区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民族地区的通达性,缩短了区际和区内的交通时间,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硬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一系列发展援助政策的实施,民族地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促进了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
增强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快了民族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积极推动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民族地区地域广阔、人口较为分散,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因此中小城镇的发展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地区中小城镇发展成效显著。地级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投资,为民族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县域城镇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一批边境地区县域城镇成为口岸城市后,一方面依托内地的大中等城市,吸收这些城市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边境贸易,对稳定边疆、繁荣边境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