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青海刺绣 走得更远”
循化撒拉刺绣是撒拉族女子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撒拉刺绣技艺传承人,今年是韩乙米娜学习这门手艺的第十六个年头。
家住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吾土贝那亥村的韩乙米娜出生于一个“刺绣世家”。从她记事起,奶奶和妈妈都是刺绣的一把好手。白天干农活,晚上干绣活。花花草草在她们的指尖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可是,她们的绣品虽然精美,却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去发展。
2007年初,村上的致富带头人创办了循化县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韩乙米娜成为了公司第一批绣娘。凭借自己的好手艺成功转型后,她不仅每个月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更令人高兴的是她的刺绣产品频繁出现在各大展览会上,成为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
这次,在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会上,韩乙米娜现场展示了自己精湛的刺绣技艺。她告诉记者,现在她身边已经有上百名绣娘通过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希望这次推介会能够让青海的刺绣走得更远,让更多人喜欢这门技艺。
哈承清:
“低着头做刺绣, 抬着头走出去”
哈承清是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土族盘绣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头人。说起她和盘绣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7年。
“2007年,公司刚成立就赶上青海文化旅游节。一场展会办下来,我发现在这种面向全省甚至全国的大型展会中,独具民族特色的商品特别受青睐。”坚守让土族盘绣走向世界的初心,两年前,哈承清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希望带动更多当地的土族妇女过上“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新生活。今年,我省整合全省各类刺绣资源,厘清刺绣行业发展思路,打造提升“青海刺绣”文化品牌,这让哈承清对于今后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以前我们绣娘是低着头绣花,等政府扶持,找订单找销路。现在,有这么好的平台让全世界都能够了解我们青绣,我希望我们可以抬起头,主动作为,让青海刺绣走得出,走得远。”
桑德加:
“大平台,更‘给力’”
在此次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会的非遗展厅里,22岁的桑德加无疑是最年轻的传承人。说起他,不得不提起他的父亲夏吾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是有名的热贡艺术之乡,夏吾角便出生在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泥塑、唐卡、壁画等技艺的夏吾角如今早已成为个中翘楚。为了将这门艺术发扬传承,他不仅仅培养了大批热贡艺术人才,还积极推动热贡艺术走出国门,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相比之前我们自己办的一些作品展,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显然更大、更好。作为一名年轻的传承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手艺让世界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精湛技艺,我感到十分自豪。”
何满:
“好手艺代代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湟中银铜器制作与鎏金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在26日下午的推介会现场,何满现场展示了纯银一体壶的制作工艺。
其实,就自己家族而言,何满是这门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1979年,15岁的何满开始跟父亲正式学习银铜器加工。拉风箱、打下手、画图……直到1994年,他才第一次独立完成了一把银壶。
“相比父亲那一代人,我们如今的作品更倾向于生活化。像一些茶具、酒具,这都是他们不曾尝试过的。”此次作为业界翘楚参加全球推介会,能在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手艺何满十分激动。“现在国家很重视这些传统技艺,人们也不断了解、接受、喜爱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慢慢多了起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热爱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
拉毛叶忠:
“心情就像 过年般激动”
今年34岁的拉毛叶忠出生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茫村。沙沟乡是贵南藏绣的发源地。这个地方的妇女几乎人人都能绣,会绣。这门艺术,似乎早已流淌在当地人的血脉中。可是曾几何时,这门艺术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绣,2006年,我父亲仁青加拿出多年积蓄,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创办了五彩藏绣公司,专门招聘绣娘,从事以藏区唐卡、风景、动物、人物等为题材和内容的手工刺绣。”后来,为了提高技术,仁青加不仅把公司变成了藏绣研发基地,还带着员工走南闯北,参观学习。最终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藏绣企业。
这次,作为藏绣传承人,拉毛叶忠还带来了一幅12米长的藏绣作品《唐蕃和亲图》。这幅由13名绣娘精心制作1年多时间的作品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当记者问起参加此次推介会的心情时,拉毛叶忠想了想,认真地说:“能够让全世界的人看到我们的藏绣,心情就像过年一样激动。”
汪巧银:
“不能让这么好的 东西断了根”
今年64岁的汪巧银是我省唯一掌握高道数手工丝毛挂毯绝技的工艺大师。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她12岁便到了青海西宁。在随后这几十年漫长的时光里,心细手巧一直与地毯结缘。
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大会堂青海厅需要一张特大挂毯,汪巧银与地毯厂的20多名同事一起辛苦工作3个月,完成任务;中南海会见厅需要一张特大手工地毯,汪巧银与同事将这块特大型手工地毯分成三块做完后,成功拼成一块。
如今,说起这些往事,汪巧银只是腼腆地一笑。相比荣誉,她更关心这份手艺的传承与发扬。
据汪巧银的徒弟杨韶鹏介绍,一块高道数的手工丝毛挂毯,每平方拴头在数万个以上,以300道手工丝毛毯为例,一平方拴头9万个人工扣动经纬线9万次“砍头”九万次。所以,汪巧银期待着,这门被世界人民所知晓的手艺,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学习传承。
娘本:
“传承的根就是发扬”
在此次的非遗展厅里,娘本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传承人之一。众所周知,娘本是唐卡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画师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此次推介会上,他不仅带来了四幅各具特色的唐卡作品,还将唐卡所用的矿物质纯天然颜料带到了展厅现场展示。
娘本说,自己学习唐卡已经有32年了。这期间,他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进行交流展览。也正因如此,他更加体会到“走出去”的重要性。
“我们一定要让全世界人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只有这样,唐卡艺术才能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和保护。”
陈玉秀:
“从田间地头 走向国际舞台”
今年45岁的陈玉秀从小就喜欢看奶奶绣花,看着那栩栩如生的图案,心里总觉得高兴。1998年,从美术专业毕业后,陈玉秀决定创业,选择的内容就是绣花。
陈玉秀说,苏绣、粤绣、蜀绣、湘绣被称为四大名绣,它们中很多独特的针法技艺是秘不外传的。起初,她只是模仿,由于针法不外传,加之技艺繁杂等原因,陈玉秀发现这条路行不通。没有灰心的她开始潜心创作,经过几年琢磨渐渐摸清了其中的门道。
“2005年我成立了工作室,2011年又创办了湟中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了周边的1000多名妇女从事这个产业。为了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创新。”在陈玉秀看来,也许随着时代发展,很多民间技艺失传是不可避免的,但觉得刺绣不会淡出人们的生活,反而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能够让这门手艺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我很自豪!”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