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外四道沟村,房屋错落有致、庭院靓丽舒适,像一幅幅美丽的油画。
近年来,外四道沟村以国家民委组织开展和美村寨建设行动为契机,将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与全域旅游有机结合,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共富共享,迈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外四道沟村北侧是中国瑷珲国际汽车营地。营地融合了露天帐篷、特色木屋、沿江步道、主题花海、特色美食等主题元素,以旅居康养、生态度假、亲子研学、赛事活动、文化交流、跨境自驾、寒地试车七大板块,打造寒地旅游特色鲜明的一流自驾车、房车营地,成为“醉美龙江331公路”上的知名景点。
2024年暑期,外四道沟村乡村旅游迎来“高光时刻”。借助沿江区位优势,外四道沟村充分挖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潜力,众多游客在这里感受清凉夏日、一睹北疆风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外四道沟村留给河南游客王女士的印象。“一户一处景、一路一风光、一村一幅画”,如今的外四道沟村,到处尽显自然风光之美、民俗文化之美、绿色发展之美。
为促进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外四道沟村积极引入助农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一区、一园、一街、一居、一林、一滩、一营地”的发展模式,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增收200余万元。鼓励农户自主经营,开设特色农家乐、设立小吃摊,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全域旅游新格局。
张阳是外四道沟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这几年,他与驻村工作队共同见证了外四道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历程。为更好发掘闲置资产价值,驻村工作队充分调研,盘活了一座曾经“荒芜”的庄园,探索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来自北京的游客田野刚进外四道沟庄园,便体验到俄罗斯族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礼节——切下一块面包蘸少许盐吃下,象征着善意和友谊。“这是一次很奇妙的经历,让我体验到当地的民俗和文化。这里的客栈、咖啡屋、面包房、餐厅等建筑也非常有特色。”田野说。
“我们希望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验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外四道沟村党支部书记车明虎说。
红色领航,绘制边疆民族团结“同心圆”
外四道沟村距黑河城区18.5公里,有81户309人,6个民族的群众在这里互嵌融居。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外四道沟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景点之间、生活之中、场景之上,积极营造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2024年1月,黑河市爱辉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外四道沟村从“抓好党建促发展,边疆民族共繁荣”出发,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党建统领抓机制,探索“党建+民族团结”,以党支部为中心,团结带领全体党员,服务企业、服务合作社、服务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促进民生福祉提升的“一中心三服务四促进”工作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红石榴”政策宣传队,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村企学习同步,党员群众全覆盖,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大力弘扬爱国守边的精神,外四道沟村开展以“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为主题的“红旗飘飘”活动,家家户户悬挂国旗,定期组织开展升国旗仪式,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