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街道安图社区常住人口6015人,辖区内有400余家企业、个体户,还有“网红打卡地”西塔旅游街区。安图社区居民委员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创新非遗传承、促进文化共融、构建互嵌式社区等多种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4年9月,安图社区居民委员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安图社区“中华民族一家亲 吉蛇纳福庆新春”活动现场。沈阳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供图
“铛、铛、铛!”1月18日,随着三声清脆响亮的鸣锣声,“中华民族一家亲 吉蛇纳福庆新春”年会大集活动在安图社区拉开帷幕。“中华老字号”西塔大冷面、朝鲜族泡菜、满族糕点、锡伯族特色手工艺品、非遗糖画等琳琅满目,特色年货应有尽有,写春联、送福字等活动现场喜气洋洋,各民族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
这是安图社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缩影。安图社区地处辽宁省沈阳市中心城区和平区,这里商贸发展繁荣,文化多元交融,社会活力迸发。近年来,安图社区深入实施“三个促进”(以思想浸润促进文化上相互借鉴、以社区治理促进情感上相互亲近、以民生保障促进经济上相互依存)工程,以打造“石榴工坊”为抓手,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2023年,安图社区“石榴工坊”正式开门迎客。工坊开设的非遗传承、舞蹈教学、书法绘画等课程备受群众喜爱,这里每天充盈着居民群众的欢声笑语。
“小小的工坊、大大的能量。”安图社区原党委书记、“石榴工坊”带头人马荣芬说,“‘石榴工坊’是立足社区实际,推动‘铸牢’工作走深走实的生动表达,我们将不断丰富拓展它的功能形式,让大家在思想共融、情感互动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党建引领下,安图社区居委会持续发挥“石榴工坊”阵地作用,组建了“园梦”“长舞”“石榴籽护娃”“石榴花语言”“石榴叶联防联治巡逻”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创建了“石榴树”志愿服务品牌,促进各族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投身志愿服务。
同时,安图社区居委会通过党建联席制度、基层宣讲团、网络宣传等方式,开展“党课进楼院”“网格讲政策”“每月一入户”等活动,让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落地落实,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五个认同”。
2024年7月24日,23件古香古色的拓印作品在安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彩亮相。这些作品都是社区的少年儿童在“寻觅非遗文化,体验古法拓印”公益体验活动中完成的。
每周三下午,在位于安图社区的沈阳市红石榴课堂示范基地,“家门口的非遗小课堂”都会准时开课。这是安图社区居委会整合资源,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少年儿童开设的非遗文化传习体验课,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泥塑、剪纸、拓印、扎染、掐丝珐琅等各类非遗文化主题活动140余场,惠及辖区群众3000余人次,是辖区青少年最喜欢的社区课堂之一。
以文化为脉,感受中华一体。安图社区居委会挖掘多方资源,开展“寻汉字之源,赏汉字之美”等特色课程,引导居民在领悟汉字演变过程中体会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依托“石榴工坊”文化活动空间,社区已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和中华文化宣讲活动20余场次。
近年来,安图社区居委会还依托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节点,举办“品端午文化,抒民族情怀”“寻诗词之美,承建党精神”等主题文化活动,以及“邻居节”“百家宴”“年会大集”等交流联谊活动,以特色活动凝聚共识、深化认同。
“用中华文化浸润心灵,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是社区凝心聚力的重要法宝。”安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齐姝莉说。
安图社区居委会擦亮民生底色,持续打造幸福教育、舒心就业、品质养老、健康沈阳、“三零”社区等民生品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努力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幸福家园。
朝鲜族群众金庭子,在社区居委会的关心帮助下实现了创业梦想后,每年坚持帮扶残疾人士等困难人员,常年为遇有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餐饮,如今已被吸纳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社区是各族群众的连心桥,也是办理多种事务的服务站。”齐姝莉介绍,安图社区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积极打造红色议事亭、小区党群服务点,随时随地开展“百姓议事会”等活动,用好“零纠纷、零事故、零案件”社区工作室,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促交流,以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增共识,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巩固认同。”齐姝莉说,“我们将不断创新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带领和服务辖区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共创美好明天。”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