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一座城,同是一家人——丽江古城紧扣“铸牢”主线打造旅游促“三交”示范点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5-04-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指出:“丽江以旅游闻名,这里的文化、风光、民俗都非常吸引人,还有这里的建筑、小桥流水的环境,大家来了之后,都会有好的体验。”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古朴厚重,是游客到丽江必去“打卡地”。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丽江古城,进一步坚定了我们通过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丽江市古城区民宗局局长杨四伟介绍,近年来,在各级民族工作部门、文旅部门等的支持下,丽江古城景区以实施全国旅游促“三交”计划试点示范项目为契机,精心打造“景社共建”“精品建设”“规范提升”三大工程,在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各民族“三交”故事,不断擦亮“共筑一座城,同是一家人”工作品牌。

  景社共建工程:

  推动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让“新丽江人”融得进

  丽江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被誉为“高原明珠”,见证过当年茶马古道的繁华。1986年12月,丽江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丽江古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云南省特色小镇”“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称号,在文旅融合大潮中绽放着绚丽光芒。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达2200万余人次。

  丽江古城景区是典型的集景区、社区、遗产地为一体的城镇空间。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外地群众来到古城景区参与旅游发展。顺应这一趋势,景区、社区一齐发力,实施了景社共建工程——

  办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活动“我们的节日”。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写春联、元宵灯会、猜灯谜、包粽子、做月饼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组织游客、景区商户、本地居民深度参与、沉浸式体验,在同过节日、同品美食、互送祝福中增进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深化当地居民与商户服务管理。近年来,大量外地人在古城从事客栈、餐饮、销售等行业,为景区发展注入活力。景区、社区将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建设互嵌式社区紧密结合,深入商户和居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为广大商户、居民提供创业就业、生活服务便利。为提升商户的主人翁意识,将入驻景区内文林村的外地民宿老板选为“荣誉村长”。在景区、社区共同发展与共同治理中,商户与当地居民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一大批“新丽江人”在此安居乐业,“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成为古城景区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古城景区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评选,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商户选树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目前,已有20户经营户获得命名,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争当示范经营户已成为景区新风尚。

  精品建设工程:

  加快主题线路主题街打造,丰富互嵌交融平台载体

  丽江古城景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景区内有众多名人故居、红色教育基地、传统文化体验点。景区深入挖掘整理已有资源,串珠成线,打造精品建设工程——

  打造一条精品线路。精心挑选《一滴水经过丽江》玉璧、玉河广场团结亭、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等景点,形成了一条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该线路上既有突出和树立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景点,也有展示丽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场馆,还有可以近距离领略非遗魅力的体验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听到各民族共生共融、同心同行的生动故事。

  打造一条主题街。以古城景区入口至四方街主干道为主,因地制宜,设置符合古城风貌的民族团结进步公益广告牌,通过LED屏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短视频,在主题街区常态化开展旅游推介、非遗展示、全民阅读、打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各地游客在领略丽江历史人文、风土人情中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包容。

  推进各民族“三交”平台建设。巩固四方街打跳品牌,增加打跳频次,丰富打跳曲目。每天下午三点、晚上七点由当地居民组成的打跳队身着民族服装围圈起跳,各地游客驻足拍摄、欣然参与,乐在其中。每周五、周六晚七点丽江古城民谣广场如期举办文化活动,丽江知名民谣乐队和歌手在此以舞交友,以乐会友。打跳队、民谣广场等品牌活动,已成为各族游客、当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规范提升工程:

  赋予讲解内容新内涵,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丽江古城景区不仅有小桥流水的秀美风景,更是民族文化的宝库,见证了各民族对“大一统”理念的维护,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拥有众多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素材。景区紧扣“铸牢”主线,将其融入景点讲解、体验点培育等各环节,实施了规范提升工程——

  规范讲解词。深入挖掘景点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经过提炼总结后,将其巧妙融入讲解词。如,在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古城商贸厅讲解中,融入“茶马古道商贸繁荣促使了西南各民族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丽江古城是名副其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舞台”等叙述;在木府阅兵场的讲解中融入“自古以来,哪怕是身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追求‘大一统’就是我们的传统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的表述。通过规范讲解,让“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讲解员培训。景区重视讲解员队伍建设,加强讲解员队伍“铸牢”主题学习教育,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讲解员大赛等,以赛促学,引导讲解员身体力行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护者、促进者。

  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点。精心筛选,将方国瑜先生故居、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徐霞客纪念馆等8个文化院落打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点,全方位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丽江实践,成为景区面向游客开展“铸牢”教育的阵地。

  丽江市民宗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丽江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深入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把丽江古城景区打造成为旅游促“三交”的“和美”示范区。

  (丽江市民宗局供稿)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