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今日新,日日新,启程!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4-09-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很多人或许已记不清自己踏入知识殿堂的具体时间,但是步入学校的日子却出奇的一致——某年的今天。

  在这一天,干净整洁的校园早早准备好迎接前来的学子,家长们的心中交织着“神兽归笼”的欣喜与对成长的祝福,学生们则怀揣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和与同学重逢的期待。

  9月1日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日,拉开了学习之旅的帷幕。正因如此,这一天便有了非凡的意义。它就像一座神秘的桥梁,连接着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与满满的希望。

图片

  ▲开学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求学之始,古今同义

  金秋的轻风,拂去了夏日的燥热,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洁白如雪。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的斑驳光影。天气凉爽得刚刚好,正是读书的绝佳时节。

  秋日阳光斑驳中,休息了一个假期的学子们,重返教室。讲台上,老师传道授业,孜孜不倦;讲台下,学生们聚精会神,时而疾书笔记,时而举手提问……

图片

  ▲舒爽秋日里的校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个场景,古今如一。

  可以想见,在孔子的杏坛下,颜回总是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孔子的教诲,时不时还会冒出一些深刻得让人惊叹的问题;子路性格豪爽得就像一阵风,有啥说啥,敢于直言自己的见解……

图片

  ▲影视中的孔子形象(图片来源:豆瓣网)

  而在这之前,不论古今学子,开学之前都要进行开学仪式,这一传统也延续了数千年。

  在古代,开学之礼极为庄重,但以今日目光看,又充满趣味。首先,学子们要正衣冠,就像《礼记》里说的:“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他们站得笔直,等待先生为他们整理好衣冠,以整洁的仪表开始新的学习生涯。

图片

  ▲古代开学第一礼——正衣冠(图片来源:央视网文化网站)

  接下来是行拜师礼。学子们虔诚而恭敬地向孔子像和先生行叩拜礼,表达着对师者的尊崇。

图片

  ▲古代开学第二礼——拜师礼(图片来源:央视网文化网站)

  净手净心环节也别具意义。学子们洗净双手,心中默默立下誓言,要从此摒弃杂念,一心求学。蒙童入学时,还要点朱砂以开智,寓意眼明心亮。

图片

  ▲古代开学第三礼——净手净心(图片来源:央视网文化网站)

图片

  ▲蒙童入学的“朱砂开智”(图片来源:央视网文化网站)

  随着鼓声“咚咚”响起,学子们的情绪愈加饱满。他们认真地写下“人”字,立志在学海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此外,还有诵读经典、赐赠学具、讲解学规、同窗互礼、奉茶谢恩等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教育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求。

  现代的开学典礼同样隆重,学子们在鲜艳的国旗下庄严宣誓,大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虽然形式与古代不同,但尊师重教、尚学进取的精神内核却是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教育通古今,连未来

  不管开学礼还是开学仪式,根本目的都是育人成才。

  中国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教育,“人不学不知义”的主流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对学习和教育始终怀有崇敬之情。

  相传在夏朝,国家就设立了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到了商代,随着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文字的成熟,新的学校形式“瞽宗”应运而生。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可以窥见,当时的学校已有“大学”“右学”之称。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亦多有涉及。老师则由巫师、乐师或政府官员担任。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像齐国“稷下学宫”这样的官办教育机构,还有“私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私学”的蓬勃发展,使得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一批私学大师在那个时代得以自由地宣扬自己的主张。《学记》与《大学》便是这一时代丰富的教育理论成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坚实基础。

图片

  ▲临淄博物馆复原的稷下学宫展厅内儒家、道家等的论证场景。(临淄博物馆供图)

  到了西汉,中国已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乃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与西方的雅典大学、亚历山大尼亚大学等同为世界上顶尖学府。太学选聘“学优德勋”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的学生则被称为“博士弟子”。

  东汉时期,太学学生增至3万多人,同时听讲的人数在百人之上,出现了“大都授”——集体讲授的教学形式,这比西方的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早了1000多年。

图片

  ▲东汉儒经刻石,河南洛阳偃师汉魏城南太学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拓展了国家选才的渠道。唐太宗李世民曾得意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唐代除了完善取士制度,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中央设有国子监总辖各学,国子监既是大学,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下设国子学、太学、书学、算学、律学等,此外还有弘文馆和崇文馆。此外,唐代还出现众多门类、范围广阔的实科专门学校。这一优良的教育传统,说明中国早在七八世纪就已建立实科学校教育制度,而西方实科学校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相当发达的十七八世纪。

  宋朝的书院教育兴起,有名的如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与岳麓书院等。中国古代书院亦独具特色,注重学生的自学与讨论,拥有成套的规章制度,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分科以及独特的学风。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之才,而且对当时的学术、学派的发展与形成,乃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风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南宋,书院更加兴盛,私学教育繁荣。官府还出资照顾州县各学校学生的饮食起居。南宋时期,朱熹首次把小学和大学作为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来考虑,提出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图片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的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到了明朝末年,书院渐渐衰落。明代的学校,中央设有国子监,地方设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设有卫校。

  清代学制,大抵沿袭明朝,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考试内容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经义,出题限于四书五经,文体多为八股;第二类为诏诰律令;第三类为经史时务策。科举制自隋唐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在我国实行了1300年。

  清末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生重大变革,吸收西学成为首要任务,学校建制、教育思想与古代大不相同。从此,中国教育迈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图片

  ▲创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是清末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初名京师大学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正因为有了教育,中国的文化方能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倘若没有教育,中国乃至世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或许都难以创造、延续和发展。

  如今,虽然没有了古代科举和正衣冠、点朱砂等,但教育为国育才这一根本精神,始终没有改变。通过接受教育,成才报国的精神,也根植于每位学子心中。

  今天的我们依然很注重仪表整洁和精神风貌。在今天,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学年的开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9月1日,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出发!


  监制 | 肖静芳 王翔宇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许玲玉

  制作 | 郭欣欣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