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自古就是多民族生息、迁徙、交流的大舞台,至今生活着汉、蒙古、哈萨克、东乡、回、藏、裕固等41个民族。近年来,酒泉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坚持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023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市。
深化宣传教育,以共同意识凝聚人。一是实施“石榴籽”工程,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线上通过关注“道中华”、有奖答题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线下组建红石榴宣讲队,以下基层“宣学”、马背上“送学”、蒙古包“讲学”等模式,把党的声音传到农牧区。在酒泉融媒体宣传矩阵设立“飞天红石榴”宣传专栏,组织开展“石榴花红·同心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视频征集活动,以文字和微视频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二是打造“飞天红石榴”文化长廊、主题公园等宣传阵地28处,打造“民族团结号”公交车32辆,在公交站台等公共空间制作民族团结宣传专栏。三是充分利用玉门铁人纪念馆、敦煌市博物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等教育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四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级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宣讲活动,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深挖优秀文化,以共同文化感染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酒泉市大力弘扬敦煌文化、航天文化、丝路文化和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莫高精神,增进文化认同。一是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景区规划、展陈展示、重大活动宣传及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二是把阿肯弹唱、刺绣、手工擀毡等非遗观赏和体验活动引入景区展演和节日活动,利用活泼多样、感染力强的歌舞表演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是常态化举办肃北那达慕文化旅游节、阿克塞赛马会、裕固金秋文化艺术节等品牌节会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增进感情。四是规范旅游景点讲解词,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穿插民族团结故事,使文化旅游成为宣传“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的有效载体。五是与敦煌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共建活动,支持学术成果转化,从文化渊源、历史根脉上认识、理解“四个共同”。
深化社区互嵌,以共同空间融合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酒泉市通过“三强三构”构建互嵌式社区。一是强政府引导,构建常态化保障机制。出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各族群众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及城市和乡村双向流动,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各族学生混班混宿,在敦煌市、肃州区试点打造流动融居示范社区。二是强空间布局,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顺应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要求,优化落户办理流程。统筹布局学校、医院、便民商圈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保障房分配等实现空间互嵌。三是强为民服务,构建宜居型社区环境。大力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举办“春风送岗”“直播带岗”等活动,积极对接企业、社会组织,为各族群众拓宽就业渠道,吸引省内外各族群众到酒泉就业创业。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打造红石榴学习站、联谊站、服务站、调处站等,为各族群众提供工作就业、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宜居宜业舒适环境。
深推现代化建设,以共同富裕团结人。一是研究制定酒泉市“十四五”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方案、融入共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着力推进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瓜州县建设为各民族共同富裕联创共建融合先行示范区,联动周边地区打造互惠共赢产业链条。二是坚持把马鬃山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作为推动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提升中心城镇发展质效。以项目为牵引,逐步配套完善消防救援、义务教育、城市公交等基础设施,增进民生福祉。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项目资金推动各县、乡镇在新能源、戈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上走出新路子。以产业转型为契机,推进“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邀请相关民营企业走进肃北马鬃山,召开项目推荐洽谈会,成功签约5亿元项目,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