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地上车辆穿梭、塔吊林立,企业车间里生产线飞速运转、赶制订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处是一派火热建设景象,处处充盈着“拼”劲、“闯”劲,这是银川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银川,“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银川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风正好扬帆,奋楫正当时。银川蹄疾步稳建设“中国新硅都”,“紫色名片”点亮“世界葡萄酒之都”,腾“云”驾“数”打造“算力之都”,以“三都五基地”建设为载体,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奔跑。
守护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天下黄河富宁夏。流经银川平原的黄河水平静舒缓,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成就了千里沃野。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一句唐诗,展开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将银川建设成鱼米之乡的美好画卷。然而,上世纪末由于无序开发、粗放发展,一度给贺兰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期间来到银川,在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强调,“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保护好黄河水资源”;听取贺兰山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时指出,“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银川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齐心协力修复贺兰山、保护黄河水,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谷雨过后,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负责人赵凯几乎每天都到育苗棚查看秧苗长势。“彩色秧苗的颜色已经陆续泛出,这是绿色,这是黑紫色……”赵凯掰着指头算了算,“再过十来天,将秧苗移栽到户外水田,就可以制作稻田画了。”
曾经的四十里店村,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粮食产量低,农民收入也低。2012年以来,四十里店村和农业龙头企业联合,流转村民土地,通过建设高标准稻田、以渔治碱、循环种养等措施改良土壤,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稻、蟹、鱼、鸭、螺立体种养,再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
“我们落实总书记要求,不断完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水定产,力求少而精,实现一田多产、一水多产,提高农业附加值。”赵凯说,如今观光园每年节水30%以上,“不再浪费一滴黄河水”的同时,实现耕地保护、生态改善、产业提质、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
“母亲河”恢复生机,“父亲山”守护也结出硕果。走进位于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树影婆娑,风景秀美。十多年来,志辉源石酒庄累计建成生态林8000亩、修复废弃矿区6000亩、种植酿酒葡萄3000亩、经果林1000亩,将裸露斑驳、飞沙走石的贺兰山采矿塌陷区,变成集葡萄种植加工、葡萄酒研学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酒庄。
矿区变景区、荒地成田园。如今的贺兰山东麓,翠绿的葡萄园沿山势南北绵延,一望无际。全市种植酿酒葡萄27万亩,年产葡萄酒7500万瓶,酒庄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产业综合产值达300亿元。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中,银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首府辐射带动、服务保障、示范表率作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书写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守护绿水青山、携手共赢金山银山的动人篇章。
擦亮丝路明珠,注入发展活水
“近段时间,电视剧《山海情》在‘一带一路’沿线阿拉伯国家热播,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时荣讲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力量、中国故事,激发了大家对祖国的自豪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张时荣创办的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共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翻译和出版中阿文图书1400余种,图书销售总量突破200万册。“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对外文化服务贸易潜力巨大。”张时荣说,“我们将持续建设好中阿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银川,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新时代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市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202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30.2亿元,在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传得更远。
2023年底,永宁县闽宁镇武河村以北的110国道边上,一座现代化工业园拔地而起。这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与闽宁镇携手,瞄准产业振兴续写的闽宁协作新篇章。
闽宁产业园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有16栋通用厂房,目前已签订网络服务器高端智造生产线、闽宁数字小镇产业园区、储能电站等数十个项目。“产业园将进一步夯实闽宁镇工业基础,丰富产业链,为周边群众就业提供更多选择。”闽宁产业园总经理上官涛说。
位于西夏区的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高端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得益于“人才小高地”、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项目的支持,公司快速发展,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副总裁、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杨军,是银川市引进的B类“高精尖缺”人才。“我享受到了生活补贴、医疗保健等20项服务保障,感受到了银川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杨军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银川紧紧围绕“五八”强首府战略,投入真金白银,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筑巢引凤”等一系列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来银川,我们一起共赴未来!”无论是广袤的乡村,还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都是银川各族群众创新创业的热土。银川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聚力打造“三都五基地”,加快建设“两地五中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转型加快推进,经济活力不断迸发。
赋予“三个意义”,共富路上步履不停
2019年,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搬迁移民马燕在姐妹们的鼓励下,来到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务工,从挑拣工做起,现在是“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的一员。她不仅能自信地坐在镜头前直播带货,还常常带领游客参观车间,用娴熟的普通话讲述“农家女”变“巧媳妇”的故事。
和马燕同村的刘莉,则选择到附近的立兰酒庄务工。初中学历的她,从一名普通的除草工,通过学习技术和管理,成长为一名酿酒车间主任,管理着几十名酿酒工人,“过上了有质量、有滋味、有奔头的生活”。
银川市易地搬迁为移民打开新生活的大门。无数像马燕、刘莉一样的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走进贺兰县立岗镇兰丰村宁夏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菜农们正在忙着移栽菜心苗。每年3月,这些来自云贵川地区的菜农们如同“候鸟”一般,来到贺兰县的供港蔬菜企业种菜,11月再返回南方。
聚焦国内主要都市圈及高端市场,贺兰县依托蔬菜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菜心、西兰花、上海青等蔬菜10万亩左右,在带动本地农户增收的同时,每年吸引大量云贵川等地菜农北上种菜。“每年来务工的外地菜农稳定在4000人左右,每年赚取劳务收入达2亿多元。”贺兰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李东鹰说。
贺兰山下一家人,黄河岸边是故乡。每年7月,贺兰县委统战部联合用工集中的企业举办“塞上火把节”等活动,来自各地各民族的菜农们与当地群众一同庆祝节日,共唱《爱我中华》。
小小的菜心,一头连着云贵川的菜农,一头连着粤港澳大湾区,畅通了经济循环,也促进了民族团结。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银川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全市工作各方面,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
“人心齐,泰山移。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更实的举措,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为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川力量。”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主任(局长)苏龙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