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勋,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国家意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时候都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二是增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是增强了民族平等意识,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四是增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动力;五是增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意识,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上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使之看得见、摸得着、能推广,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形成了生动的实践创造。
实践永远是理论的来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这些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因此,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从中找答案,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一方面,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建设。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科学规范、融入时代、守正创新的原则,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着力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和内在机理,探究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宝贵经验和独特贡献。
另一方面,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要面向生动的社会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创造和鲜活经验,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着力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从而增强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意义的认识和行动自觉。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