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马鞭》:儿童本位的回归与大美新疆的呈现
来源:中国民族报 饶曙光 发布日期:2023-10-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小马鞭》剧照。天山电影制片厂供图

《小马鞭》海报。天山电影制片厂供图

  地处西北边陲的天山电影制片厂,立足新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近些年在相继推出《远去的牧歌》《昆仑兄弟》《歌声的翅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质量上乘的电影之后,于今年倾力推出新作《小马鞭》。该影片于10月16日公映,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最佳音乐两项提名。9月30日,在德国开姆尼茨举行的第28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小马鞭》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儿童电影中心授予的最佳影片奖。

  《小马鞭》以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行的“马术进校园”活动和“滑雪进校园”活动为背景,讲述哈萨克族小男孩昂萨尔梦想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骑手,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圆梦的故事。影片以纪实手法全景式呈现大美新疆与哈萨克族民俗风情,并且结合“文化传承”“现代性”等母题,为观众呈现一部兼具观赏性、趣味性,有独特艺术观察、艺术思考、艺术风格的新疆特色电影。

  儿童本位与童真童趣

  影片《小马鞭》主线讲述昂萨尔渴望骑马、赛马,却遇到重重阻碍,最终克服阻碍,成为驰骋马场的骑手的故事。影片通过众多细节描写,铺垫了昂萨尔对马的喜欢与成为赛马手的梦想:尽管父亲不同意买马,昂萨尔仍然时时刻刻将小马鞭带在身边;昂萨尔逃课跟随高年级同学去上马术课;爱不释手地反复翻看关于马的书籍……“圆梦”与“成长”的主题构成故事主线,但影片没有将这种“圆梦”叙事刻意宏大化与成人化。

  影片也有着成人世界的多条支线:昂萨尔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买马,是因为父亲心爱的马为了拯救被洪水围困的孩童而死去;小美丽的父亲因为参加航天工作,两年没有回家。影片在儿童主线与成人支线的双线处理中,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将宏大叙事作为背景,做出弱化甚至模糊化的处理。如影片中小美丽的父亲从事航天工作只存在于只言片语以及结尾的虚拟动画中。通过对儿童世界的强调与成人世界的弱化,影片真正做到儿童本位的回归与童真童趣的呈现。

  儿童题材电影“非儿童本位”的创作现象一直为业界所关注。中国儿童电影诞生之初的《孤儿救祖记》《迷途的羔羊》,新中国第一部民族题材儿童片《五彩路》等,都是借助临摹儿童视角观察外部现实,折射社会现实问题。《小马鞭》突破这种“他山之石”的常规性叙事,沿袭天山电影制片厂在《火焰山来的鼓手》《买买提的2008》等儿童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儿童立场与儿童情感,将昂萨尔作为真正的叙事主体,展现他的精神世界与情感特征。

  《小马鞭》将昂萨尔的身份精准定位为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影片的叙事动力与内在逻辑更多源于“小学生”这一具有儿童特征的身份。昂萨尔有着源于民族影响与草原环境的对马的痴迷,但也有着作为小学生的烦恼与童趣:因为学习不好,在课堂上笑话百出,直言4匹马加5匹马等于一群马,又因为学习进步赢得老师的嘉奖甚是开心;为了能赢得与哥哥的猜拳游戏,在手机上搜索“石头剪刀布秘籍”……影片中随处可见的闲笔妙趣,生动与具象化地塑造了昂萨尔的儿童形象。

  《小马鞭》的儿童本位回归,不仅在于昂萨尔儿童身份立场,也在于讲述昂萨尔的真情实感。影片叙事中,昂萨尔弃赛与参赛,都是源自内心的选择。原定的赛手海拉提的马意外死亡,昂萨尔得到了参加赛马的机会,但出于对朋友的愧疚与共情,他主动弃赛;又因为获得赛马第一名的奖品是骆驼,骆驼可以帮助他的好朋友小美丽去寻找父亲,他又选择了参赛。影片并没有概念化、脸谱化地将昂萨尔塑造成为了理想百折不挠的英雄,而是让他的行为动机回归到符合儿童情感与心理特征的本真,不仅避免儿童电影“低幼化”与“全龄化”的创作囹圄,还呈现了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大美新疆与文化传承

  如何用电影的形式讲好新疆故事?天山电影制片厂一直在积极探索。近年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每年都会出品多部优秀作品,如上述提及的《远去的牧歌》《昆仑兄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些电影围绕时代主旋律,礼赞时代精神;在影像风格上,通过气势磅礴的全景式记录,将新疆的自然美与人文美呈现在银幕上,逐渐形成具有“天影厂”特色的美学风格。

  影片《小马鞭》在承袭“天影厂”主题积极向上、影像恢弘磅礴的基础上,将儿童电影与体育电影两种类型相融合,尤其对新疆传统体育项目马术进行了趣味性体现。马术在城市空间尚属小众的体育项目,但在辽阔的西北草原,在游牧生活和草原文化的熏陶下,当地男女老幼惯于策马扬鞭,有各种马上运动项目,如赛马、叼羊、马上角力、马上技巧表演等,而这一文化传统也为民族题材电影提供了创作灵感。

  2014年11月,哈萨克族赛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推行“马术进校园”,将马文化融入青少年校园课堂中,传承本地特色马术文化。

  《小马鞭》的故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赛马贯穿影片始终:电影一开始,就是在白雪皑皑的马场上,骑手们策马驰骋,小昂萨尔在围观人群中羡慕地观看赛马;影片结尾,成长为骑手的昂萨尔在马场上英姿飒爽,纵马奔腾。除此之外,“马”也承载了家族间的情感与文化传承——昂萨尔的父亲从坚决不买马到亲自教昂萨尔骑马,这背后体现的是父子情深与马背文化的传承。体现文化传承的情节不时闪现在影片中,昂萨尔的父亲传承父辈制作滑雪板的手艺,滑雪板联结了两代人的情感;小美丽的爷爷用传统草药治好受伤的马匹等,这些细节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影片的主题与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小马鞭》还展示了守正创新的品质:一方面,电影在讲述少年成长与马背文化的同时,呈现了震撼人心的新疆美景——远景与航拍镜头下,蓝天草原令人心旷神怡,近景下的毡房、服饰与装饰物,独具风情;另一方面,电影没有将大美新疆刻板化为一种原生态景观,而是充分吸收并运用现代元素,比如昂萨尔娴熟地用手机进行语音搜索,昂萨尔的哥哥通过平板电脑观看赛马比赛直播等,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新疆形象在充满趣味的童真故事中展露无遗。

  (作者系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