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南郊,两山对峙,伊水中流。
2345个窟龛、近11万尊佛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近80座佛塔,蜂房燕窝般镶嵌在东西两侧的香山和龙门山上,巍峨壮观。这就是龙门石窟。
记者来到这里时,偶遇了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看到龙门石窟形神兼备的天王菩萨、和谐优美的组合布局和娴熟流畅的匠心技法,他不住赞叹:“我是第一次来龙门石窟参观,这不愧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堪称巧夺天工!”
游客在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龙门石窟景区共接待游客43.6万人次,2023年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
1953年,龙门文物保管所批准设立,龙门石窟对国内游客开放。佛窟沉默不语,几十年来注视着熙熙攘攘的游客。游人欣赏着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之作与来自千载光阴前的璀璨文明,仿佛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2000年11月30日,龙门石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用“三个最”高度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翔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游客在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从西山石窟入口开始,行走在古朴的青石板路上,不远处的宾阳三洞静静伫立在西山北侧。宾阳三洞,分为中洞、北洞和南洞。其中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开凿的功德窟,是龙门石窟中由皇家开凿的第一座石窟。
北魏迁都洛阳后,吸收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汉文化,造型风格也受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出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瘦削型的佛像,被称为“中原风格”。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景。新华社记者 唐健辉 摄
站在宾阳中洞前凝视,佛的微笑圣洁肃穆,于宁静中透出百般慈爱,于深邃中流露出无尽温和。抬头看,穹隆窟顶,莲花宝盖。宾阳中洞的藻井中心是一朵精美的重瓣大莲花,莲花外围环绕着8个形态各异的飞天仙女,一边飞舞一边奏乐,烘托出一派祥和热烈的氛围。
向南行进,万佛洞前庭南壁一圆拱龛内,一尊观世音菩萨立像引人注目。它头部略右斜,发簪高耸,面相圆润;胯部右扭,身体左倾,左手提净瓶垂体侧,右手执柳枝搭于肩上,整体造型呈“S”形曲线。
它被称为龙门石窟最美观世音像。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外交流合作部主任王青茹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塑造洛神这一艺术形象时总感觉不尽如人意,适逢来到龙门石窟参观,立即被这尊观世音菩萨像吸引,顿然开悟,洛神角色得以诠释。
龙门石窟万佛洞前庭南壁一圆拱龛内的观世音菩萨立像。新华社记者 唐健辉 摄
在西山南部的奉先寺拾级而上,仰望凝视——通高17.14米的卢舍那大佛端庄典雅,面相丰润。卢舍那,光明普照之意。这是龙门最大的佛像,也是人们心目中最能代表龙门的符号。
它双眉细长宛如新月,一双秀目充满智慧。在微微向下的凝视中露出安详和谐的神态,嘴角微翘似隐含着一丝喜悦。大佛两侧,两位弟子肃穆虔诚,菩萨华贵矜持,天王威武雄壮,力士刚强勇猛,显示出唐代皇家石窟的恢弘气派。
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只为一睹大佛的风采。“无论我从什么角度仰望,卢舍那大佛仿佛都在凝视着我,向我微笑,这是‘东方的蒙娜丽莎’。”古人的造像艺术让游客王女士叹为观止。
游客在龙门石窟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隋唐时期,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受雍容华贵、富丽健美之社会风尚的熏染,造像格调清新,躯体丰腴,面相圆润,隆胸细腰,达到形神完美的艺术高峰,被称为“大唐风范”。
“由于皇家的直接参与和倾力打造,龙门石窟在开凿之初就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佛像才如此细腻精美。”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龙门石窟表现了古人浪漫的想象力、杰出的创造力和坚韧的意志力,是皇家石窟寺艺术的典范。其“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两种造型艺术风格,波及全国,远传域外。
龙门山色位居洛阳八大景之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叹:“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想象一下,在唐代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伊河波光潋滟,两岸绿柳成荫。游人来到龙门,仰望东西两山,千岩竞秀,万木争荣,漫山洞窟如蜂房燕窝,真是一派山水胜境。
龙门石窟景区春意盎然。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伊水潺潺,蜿蜒北去。卢舍那大佛已端坐在此一千多个春秋寒暑,它微笑着,仿佛看向远方无尽的未来。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