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名 称:横鼓
年 代:20世纪50年代
类 别:乐器
体 量:长98厘米,直径19厘米
收藏单位: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民间传统乐器——横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省连南县瑶族代表敬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礼品,蕴含着瑶族人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真挚感情。
横鼓因演奏时鼓身横置于腹前而得名,也叫长鼓,瑶语称“汪嘟”,一端鼓腔似喇叭,另一端鼓腔似扣碗,鼓面蒙皮,腰部较细,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瑶族聚居地区。
关于横鼓的来历,瑶族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盘王上山狩猎追羚羊到悬崖边,与羚羊一同坠崖而死。盘王的后代为纪念盘王,伐下梓木掏空木心制成鼓身,剥羚羊皮蒙在两面制成鼓皮,不停拍打,以泄心中之愤,以招盘王之魂。
清代宗绩辰《永州府志》卷五记载:“岁首祭盘瓠,击腰鼓,吹笙竽为乐”。祭祀盘王用横鼓作为祭祀的道具,长鼓舞作为祭祀活动时的艺术形式表现。古时有“不舞不授器”之说,道具在民族舞蹈主题和风格方面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如今,跳长鼓舞不再局限于祭祀活动,而经常出现在各地瑶族的各种节庆活动中。瑶族的婚嫁仪式中、欢庆丰收之时、迎接贵客等场合都可用横鼓演奏。长鼓舞已经成为瑶族人民的代表性节目,完成了从古代的娱神,到现在走向娱人表演的综合功能的转变。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走廊,推动了区域和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维护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监制|杨新华
审核|钟兴奎 们发延 陶颖 鲁艳 李艳琴
统筹|刘佳 康坤全
编写|热汉古丽
审稿|李宜蔓 郭家翔
制作|寇佳羽
(编辑:杨钰涵)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