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原指年纪大了才出家作比丘或比丘尼,后用于比喻中途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佛教中的出家,即指出离家庭生活,专心修行,与“在家”相对。因出家时远离世俗之尘,所以又称“出尘”。又因为出家须剃落须发,抛弃世俗服饰,并穿着坏色僧衣,所以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发染衣、剃染、落染等。
其实出家是印度社会自古以来就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早在吠陀时代就有人为了追求解脱而抛家舍业隐居山林。后来印度的婆罗门教徒承袭这种风尚,多选择于山谷树林等闲寂之处专心修道。据《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等记载,乔达摩·悉达多太子曾经出四城门游历,依次见到老、病、死三种生命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最后见到沙门,被其平静安详所吸引,遂萌生出家修道之志。《普曜经》记载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初欲出家时发下四种誓愿,即:愿济众生困厄,愿除众生惑障,愿断众生邪见,愿度众生苦轮。于是在29岁的一天半夜明星出现时,释迦牟尼令车匿准备爱马犍陟,然后骑马出城,至闲静处下马,脱去宝冠璎珞等华丽的王族服饰交给车匿,又取利剑剃除须发,显现出家相,然后毅然决然地去往跋伽婆仙人苦行林,开始了求道生涯。后来释迦牟尼成佛后,又以出家僧人为核心组建僧团,宣扬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后,出家这一行为曾在历史上引起过广泛争论,主要是围绕孝道和礼制展开的。部分人认为佛教出家的行为如剃除须发有违礼仪,舍亲无后是为不孝。但佛教主张出家即能超度七世父母,又能广度一切众生之父母,是为大孝。这一话题的争论旷日持久且各执一词。但事实上,中国佛教历来非常重视人伦关系、道德纲常,特别重视对孝道理念的阐释和弘扬,尤以宋代契嵩禅师的《孝论》为标志。对出家与孝道的调和,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总体而言,佛教主张“出家入道”,出家是为了追求真理和解脱,只要符合要求并能心纯身正,无论早出家还是晚出家都是“大丈夫事”。所以“半路出家”一词本来并无贬斥之意,但在后世日常使用中,该词常被用来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含有技艺尚未专精的意思。如《西游记》中有妖怪笑话猪八戒道:“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巧成祸》中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张志民在《“我”和我的诗》中说:“搞文学我是半路出家。”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中国民族报》(2023年4月28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