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泉州: 不同信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秘密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 吴艳 发布日期:2023-01-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福建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中外文明在此相遇,不同宗教共处一城。新年伊始,以“众神之城”为主题的泉州宝藏新年艺术展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各地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180余件作品,集中呈现了宋元以来在刺桐城(泉州别称)落地开花的人文信仰。展览将持续至2月7日。

  宋元时期的泉州侨居着许多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人、传教士、旅行家乃至王公贵族,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在泉州和谐共存。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李静蓉说:“在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不少于6000座宫庙和500位神灵,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无论你来自哪里,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各自的信仰归依。耸立在这座城市的各式宗教建筑,以及守护人们心灵的各路神明,以独有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故事,解读不同信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秘密。”

  公元3世纪以后,随着中原移民到来,泉州地区有了最早的道观、佛寺。

  元妙观始建于3世纪,是道教传入泉州后建立的第一座道观,历代多次重修,至今仍是泉州市区最重要的道场。泉州的道教十分兴盛,在清源山上有一尊因山石雕成的老子造像,是中国最大的道教造像。传说老子云游到此羽化显圣,世人顶礼膜拜,香火延续不断,清源山也因此成了观光、朝觐、悟道的道教名山。

《众神之城》

  冯兴业的绘画作品《众神之城》中,清源山老子像占据了明显的位置。“作品是类似水墨画的风格,表现各路神灵和泉州这个城市相融合的场景。我选取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神仙,形态各异,端坐在城市楼宇之间;城市里的人们来来往往,其乐融融。”冯兴业说。

  3世纪,泉州有了佛教,最早的佛教寺庙名为延福寺,坐落于九日山上。自6世纪起,泉州作为重要的对外交通港口,逐渐成为海路文化与陆路文化传播的交会点,泉州佛教的发展就是陆海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据载,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携带大量梵文佛教经典,从海路乘船到中国,辗转多地,游历泉州,寓居九日山的延福寺,在此翻译《金刚经》。传说他经常坐在一块磐石上,聚精会神译经,后人为纪念这位佛学大师,将他用过的那块磐石取名“翻经石”。拘那罗陀和翻经石的故事流传不息,成为泉州海外交通史上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之后陆续有印度僧人到泉州弘法,如唐朝时有智亮、北宋时有罗护那,后者还在泉州城南建了一座佛教寺院,名为宝林院。

《玄妙之地》

  陈亦婧用多色圆珠笔绘制了闽南寺庙檐角和屋脊上布满的神兽和神仙,作品名为《玄妙之地》。陈亦婧说:“闽南寺庙屋脊上的各类人物和神兽均由剪瓷雕技法制作,精细入微、色彩丰富,适合用写实手法表现。圆珠笔可以绘制精细的图案,且多色圆珠笔在纸上的表达十分出彩,可浓可淡、形式多样。”

  在妈祖成为专职海神之前,泉州就已经有海神,这就是九日山昭惠庙的通远王和真武庙的玄天大帝。据载,最初泉州祭海仪式在真武庙举行,祈风仪式在九日山,南宋末年天后宫才取而代之成为官祭之所。泉州海神系统庞大而复杂,许多地方保护神以及观音、关帝等也有海神职能。在泉州人民心中,这些神明神通广大,能护佑航行安全。

《海神护佑下的泉州湾》

  仰恩大学文创班学生以积木为主要创作素材,辅助三维建模与打印技术,搭建古泉州湾模型《海神护佑下的泉州湾》。作品呈现出在真武大帝、天妃妈祖两代海神的守护下,宋元泉州湾“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

  妈祖信仰从福建传播至东南亚地区,主要得力于泉州发达的海外交通。宋元时期,朝廷鼓励发展海外贸易,为求海运顺利,向妈祖祈求庇佑,泉州天后宫成为官方祭典的地方。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位于晋江边,当时中外船只停泊在江边,首先映入船上人眼帘的便是这座雄伟的建筑。至今,泉州天后宫仍是妈祖信仰的中心之一,每天都有信众前来进香。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将泉州宋元时期的航海贸易文化推向世界。

《千面妈祖》之《乌面妈祖》

  蔡志佳的插画作品名为《千面妈祖》。“千人千面,妈祖亦是。妈祖面部形象有粉面、乌面、金面、红面之分,不同面色的妈祖也被赋予略微不同的职能。”蔡志佳说。

  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外宗教文化双向交流的桥梁,不仅中国的宗教信仰向海外传播,海外宗教也纷至沓来。摩尼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外来宗教,与中国的本土宗教不期而遇,碰撞、交流、融合,演绎文明对话。

  宋元时期,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泉州,伊斯兰教开始传播。历史上,泉州曾有清真寺六七座,至今仍矗立在涂门街的清真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泉州与印度尤其是南印度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印度教也传入泉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已发现的印度教寺庙构件有300多方。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两根精美印度教石柱,是明代重修开元寺时从废弃的印度教寺庙移置过来的。珍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毗湿奴石像是保存较完整的印度教圆雕造像。

  泉州众多的外来宗教遗迹中,有一处摩尼教遗址——草庵寺,备受世界瞩目。在草庵寺出土的印有“明教会”的黑釉碗,证明泉州曾是摩尼教在中国最重要的活动据点之一。明清时期,基督宗教也传入泉州,留存至今的泉南基督教堂和花巷天主教堂颇具盛名。

《众神戏茶》

  李新梦以印度教湿婆等神灵形象为创作原型,设计出一套茶包——《众神戏茶》。茶包的包装设计加入了如清源山、洛阳桥、开元寺等泉州文化元素。茶包采用滤纸材质,简约环保,外观可爱。

  陈枭悄的插画作品《神佑刺桐》的图案取自泉州印度教石刻上的神像造型:毗湿奴化身人狮除恶魔,意为斩妖除魔去小人,湿婆苦行意为鼓励年轻人志坚行苦。插画色彩有代表泉州的“刺桐红”;绿、蓝、黄取自泉州传统建筑屋脊的剪瓷雕的色彩;以黑色为底色,体现神灵的庄严肃穆;水墨笔触更具中国韵味,展现印度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宗教文化》

  陈灿煌的平面设计作品《宗教文化》,是一套宗教建筑绘画,设计者期望通过建筑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泉州宗教的历史与文化。

《国潮手办·瓷海南音》

  冯川、程芳芳的作品《国潮手办·瓷海南音》,是根据老君、释迦牟尼、毗湿奴、四翼天使、妈祖5个神灵形象制作的Q版白瓷手办模型。5位神灵盘坐着,嘴角轻轻上扬,闭目冥想,手中弹奏着拍板、琵琶、洞箫、三弦、二弦5种南音乐器。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用闽南语演唱,发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众神安乐祥和地合奏南音,展现出泉州不同信仰文化的和谐共处。”冯川说。

  除展览外,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还举行了3场名为《古代泉州与南印度的交流实证——印度教石刻的文化渊源与解读》《泉州基督教石刻图像的文化来源》《想像的神明》的学术沙龙。

  世界上,在一座城市有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不少,但一座城市同时容纳世界各大宗教信仰的情况并不多见。“各种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在泉州和谐共处,这样复杂有趣的文化现象带给人们的启示,不仅在于证明了泉州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更重要的是启迪着今天的人们以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对待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信仰。”陈静蓉说。

  (本文图片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提供)

《中国民族报》(2023年1月10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