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传承中绽放迷人光彩——新时代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回望
来源: 牛乐 发布日期:2022-09-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文化财富。

  在当代中国,非遗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务。新时代10年,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深入、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保护传承机制有效运行、活化实践日趋丰富,为世界非遗保护传承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人为本 推动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念

  我国的非遗事业始于政府主导的一系列文化保护行动。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审议通过,并于同年6月1日起施行,由此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升华了我国关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理念,并体现在我国政府随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中。基于这一理念,我国非遗工作始终将“保护”与“传承”作为一个整体发展事项,注重非遗的活态发展和文化内生力的保护,将“传承人”置于非遗保护的核心位置。

  2015年6月,原文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21年该计划更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研培计划覆盖了民间手工艺、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民俗节日等诸多非遗类别,在夯实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致力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具有鲜明的人本指向,旨在强化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创意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1年,《“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强化顶层设计,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明确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

  10年来,我国非遗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确立“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念,探索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模式。在这一过程中,非遗保护工作队伍不断壮大,非遗传承实践日益活跃,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

  在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内蒙古赤峰市的非遗传承人在展演《格萨尔》。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创新方式 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新时代10年,我国非遗事业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广泛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高度契合,其本身也从静态保护过渡到活态传承与生产性保护,并进一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开展,承担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节日源自2006年起设立的“文化遗产日”,为我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每年遗产日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都会组织和发动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今年全国各省份共举办6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上活动达240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提升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进而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地方政府举办的“非遗购物节”渐趋常态化,两年一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为全国非遗传承人竞相参与的展示平台;自2017年开始,光明网每年推出“致·非遗,敬·匠心”系列直播活动,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非遗技艺展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非遗公开课》系列节目,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传承人讲述非遗相关知识……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加快非遗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

  新媒体技术在推动全民参与非遗工作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增设云展播与直播销售,“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点打造“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两大品牌活动,标志着非遗的线上传播进入常态化。此外,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也成为非遗传承人自我展示、推广和销售产品的重要平台,这一趋势有效拓展了非遗的受众面,提升了非遗传承工作的现场感、趣味性和能动性。

“95后”苗族姑娘张娟娟在直播介绍自己设计的蜡染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资源转化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文旅融合

  非遗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源自乡土民间,是乡村宝贵的文化资源。我国广阔的农村地区、广大民族地区,是非遗保护传承的主阵地。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非遗已经超越单纯的遗产属性,积极融入文化传承、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各个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推力。

  新时代10年,非遗成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1年、2014年,我国先后公布两批共计100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非遗保护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促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并走向市场,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进一步开掘非遗的经济价值;各地还充分发挥非遗项目在带动城乡就业、群众增收方面的独特优势,设立覆盖398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非遗工坊1100多家,在实现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中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非遗品牌化成为另一条重要发展路径,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品牌案例层出不穷,兼顾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扶贫就业等多种愿景,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持续全面开展。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工作,为非遗传承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和经济保障,激活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当下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非遗保护”与“旅游”已然成为相互支撑的社会实践,二者共同在非遗的传承创新与消费市场之间搭建桥梁,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和价值转化。

  我们看到,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一项与诸多社会事业协同发展的整体性实践,其内涵契合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与情感诉求,其实践形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步,并积极融入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远景。同时,新时代的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也已成为强有力的情感纽带,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在此基础上,我国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彰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征,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西北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所长)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