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传承千年 历久弥新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佳 发布日期:2022-07-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民间艺人在表演维吾尔木卡姆。刘健摄

  大型音舞诗画剧《木卡姆印象》剧照。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新疆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之地。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域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即兴抒发感情的民歌、俗乐,以及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原始的木卡姆早在千余年前就已在民间传唱。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继承了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乐舞和漠北草原音乐传统,同时不断吸收融合东西文化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发展传承与新疆历史上的叶尔羌汗国王后阿曼尼莎汗密不可分。16世纪时,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莎汗召集了一批维吾尔族乐师、歌手和诗人,对流传于民间的木卡姆乐章进行第一次系统普查,共整理出16套木卡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由此定型,在天山南北广为传播,并在不同地区形成了融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维吾尔木卡姆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反映维吾尔族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歌唱内容包含哲人箴言、文人诗作、民间故事等。它渗透于维吾尔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调节生活、教化民众、传承文化、凝聚认同、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习俗变迁,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发展一度面临困境。针对这一现状,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组织新疆各地的木卡姆艺人和专家学者展开了艰苦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先后整理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书籍和光盘。同时,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研究所、艺术团、艺术学校、保护传承中心等相继成立,传承队伍不断扩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

  2005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华文化名片。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通过实施,这是我国专就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颁布的首例省级地方单项立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篇幅宏大、体裁多样、曲调多变,既有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优美流畅的叙事组歌,也有热烈欢快的民间音乐舞蹈,以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彰显着维吾尔族人民在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独特天赋和杰出才能,以及他们积极进取、浪漫达观的文化精神。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分布地域极广,种类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其中,十二木卡姆形式最完备,编排最系统化,流传范围也最广,被誉为“雅乐”。十二木卡姆通常有贯穿始终的音乐主题,结构严谨,每部由琼乃格曼、达斯坦和麦西来甫三大部分组成。琼乃格曼为歌乐合奏,以先哲箴言、优美诗句歌颂维吾尔族人的精神追求;达斯坦是叙事长诗,讲述深入人心的爱情故事和英雄事迹;麦西来甫意为聚会,人们和着旋律尽情歌舞狂欢,并穿插猜谜、对诗等群体性游戏娱乐活动。

  不同于十二木卡姆严谨规范的结构和华丽典雅的风格,刀郎木卡姆是原汁原味的民间“俗乐”,根植于叶尔羌河两岸的绿洲文化,有漠北草原牧猎文化遗风。因远离城市,刀郎木卡姆保持原始风貌,曲调高亢粗犷,感情纯朴真挚,富有山野气息。继承古代高昌地区“无鼓不歌,无舞不乐”遗风的吐鲁番木卡姆,以诙谐幽默的吟唱及吹鼓乐伴奏为特色,同时汇集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民间口头文学和察合台历史时期古典诗歌精华。哈密木卡姆则是在古伊州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艺人即兴发挥与创造的成分较多,极具灵活性。

  那些常年穿行于大漠、戈壁和绿洲之间,演奏、传唱木卡姆音乐的民间艺人,被维吾尔族人尊称为“木卡姆其”。木卡姆其通常有极强的创作能力,在遵循传统音乐结构、调式和旋律的同时,在歌词选用、伴奏方式、旋律装饰等方面有大量的即兴发挥,不断将个人的才华融入集体智慧,如源头活水,让木卡姆艺术在千年的岁月流转中生生不息。在维吾尔族人看来,木卡姆其是音乐精灵的化身,他们走到哪里,就把音乐和歌声带到哪里,慰藉人心,播撒欢乐。

  古老文化的活态传承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更是当下的和未来的。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变动不居、动态传承的,这正是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在于激活其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实现活态传承。对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来说,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在对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与核心价值善加保护的基础上,选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民众乐于欣赏、共享、继承、弘扬的部分,以文化创意、技术创新等方式加以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在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等新理念的推动下,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活态传承发展模式愈发多元,出现了“木卡姆+演艺”“木卡姆+节庆”“木卡姆+研学”“木卡姆+文创”等文化旅游新业态。时值暑假来临,新疆迎来了旅游热潮,在各地大小巴扎、旅游景区、城市街头,处处回荡着热烈欢快的木卡姆音乐,各族群众与游客共同跳起欢快的麦西来甫,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为游客们带来极大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复排的大型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运用全息影像、三维全景观演模式等多媒体艺术手段,在展示传统木卡姆艺术特色的同时引入现代文化元素,浓郁的民族风情,鲜活的时代气息,引发观众高度的共情与共鸣。这些新方法、新模式,不仅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活”起来、“火”起来开辟了新路径,也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打造了地方文化品牌,在新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大放异彩。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未来应着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木卡姆艺术,积极推动其与文化旅游、数字技术、乡村振兴等的深度融合,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