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家族聚居村彭家寨。 徐涵供图
在群山逶迤的武陵山区,一座座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鳞次栉比、颇为壮观。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布依、侗、土家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多分布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土家吊脚楼的营造技艺愈加精妙、装饰手法愈加丰富,可谓干栏式建筑文化中的明珠。
武陵溪峒的“人世仙居”
武陵山跨贵州、湖北、重庆、湖南等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丘峦起伏,雨水充盈。诸山环抱间,更有酉水、清江、郁江流过,遂成一幅壮丽的山水交叠、梯田迭层的画面。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土家族。武陵土家,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在长期的山林农耕生产中,土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习俗,并产生了与之相适宜的建筑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水稻是土家农耕经济的主要产物,在耕种条件有限的山地,土家族因地而为,兼种薯类、苞谷、茶叶等经济作物,维系着农事生产与山水生态的平衡。土家人乐享自然山林,衍生出大量与农事活动相关的特色民俗活动,例如摆手舞、茅古斯舞、铜铃舞等。土家聚落最为重要的公共建筑是摆手堂,堂内供奉着土家先祖与神话传说人物。每逢传统节日,土家群众“男女相携,翩跹环绕”,跳起质朴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此外,土家女儿婚嫁的“哭嫁歌”、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火塘火铺上的熏肉、席铺而卧等,这些具有土家特色的生活方式亦反映在他们住所的空间形态上。
井院式吊脚楼的形成与成熟
武陵山区自古便是一处谧静角落,于山林深处,土家人用匠心和智慧发展出高度成熟的干栏木构建筑——吊脚楼。干栏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居住形式,用桩基架空房屋以适应崎岖的地形,避除虫蛇之害;轻盈开敞的围墙可以有效地通风除湿;挑檐深远的坡屋顶用以遮蔽雨雪。土家吊脚楼最具特征的是架空的厢房,也称“龛子”,其优雅轻盈的建筑轮廓、翼角飞翘的屋檐、装饰精巧的悬空走栏、曲线遒劲的刀把挑梁,彰显了土家匠人的高超技艺。
土家吊脚楼以龛子作为厢房,并在形制上不断发展变化。从最简单的一字形“座子屋”到一端悬空的“钥匙头”,再到两端兼作厢房的“撮箕口”(又称三合水),是土家吊脚楼从干栏式独栋体量向井院式组团体量的嬗变,甚至在一些地区还形成了“四合水”“两进抱一厅”等极富汉族建筑特色的土家合院。
土家工匠在赋予山地吊脚楼建筑变化的同时,还利用穿斗木构架的结构特点,简化了架构的连接,形成一种自结构框架、围护体系到构造节点都具灵活性、适应性的“装配化”木构建造体系。这一建造体系不限于日常民居,在土家聚落中的风雨桥、凉亭、粮仓、摆手堂甚至凉亭街等公共建筑中皆有应用。
干栏建筑文化的汇聚与融通
可以说,土家吊脚楼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匠作智慧,而这一融众家之长的建筑杰作背后,是各民族营造文化的融合。
土家族主要聚居分布的湘、鄂、渝、黔地区,正是西南百越与汉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地带。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西南百越人的迁徙路线与干栏建筑的嬗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我们可以看到,西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文化不仅在空间上自西向东分布,亦表现出时间发展的序列。从西南边陲之地傣族原始的吊脚竹楼,到云南哈尼族、贵州侗族、湖南苗族等别具民族文化内涵的干栏木构民居建筑,再到融合汉族建筑文化而形成的高度综合系统化的土家井院式吊脚楼,这一渐进式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而土家吊脚楼作为干栏建筑文化的明珠,正是我国多民族建筑文化汇聚融通的缩影。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