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厝:富有畲族风情的半山居所
来源: 金欣 发布日期:2022-06-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福建省霞浦县半月里畲族聚居村一角。金欣供图

  畲族自称“山哈”,“哈”在畲语中意为客人,“山哈”之意就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散居在闽、浙、赣、粤、黔、皖、湘等省境内的山区或半山区,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福建闽东地区,畲族文化也是闽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畲族人民的居住方式和房屋建筑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影响,从“草寮厝”发展为“土墙厝”,堪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智慧结晶。

  半山宜居:物竞天择的生存智慧

  畲族同胞散居的地区,山脉纵横交错,峰峦起伏,丘陵密布。他们聚居的地方多溪流回绕,因受地形地势影响,溪道狭窄,滩多水急。畲族先民深入偏僻的山区,在山腰凹地、谷地等免遭风暴、山洪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地方定居下来,开垦土地,建房造屋,因此畲族聚居村落整体呈现依山而建的态势。

  畲族人民多选择在靠近水源、朝阳无风的半山处建造房屋。这些房屋依所处的山形地貌特点散落在山地等高线上,既减少了房屋建造过程中的工程量,又减少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还因临近梯田便于进行农业生产。畲族聚居村大多交错杂处于汉族村落群中,也存在畲、汉人民杂居于同一村落的情况,形成大散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由于长期毗邻而居,畲、汉人民之间的交流交往十分频繁,居住习惯生活习惯也极为相似。

  从“草寮厝”到“土墙厝”:民族文化融合共生的见证

  “厝”为闽方言中“家”和“房子”的意思。早期畲族的居所以“茅草寮”为主,即用茅草搭建的山棚,也被称为“草寮厝”。这种居所形式较为简单,大多呈“一”字型横向展开,以厅堂为中心,两侧布置厢房,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为主。在“草寮厝”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孩儿撑伞”这种极富特色的民居形式:其承重的主要构件是房屋中央的一根柱子,为伞柄;屋架直接落在土墙上,檐部顶梁柱用木材连接,这些构件起连接作用和部分承重作用,为伞骨;屋顶是四面尺寸相同的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四角攒尖顶,为伞面。因其室内空间高度较低,犹如一个身量未足的孩童举着一把撑开的伞,“孩儿撑伞”一名因此而来。这种类型的民居尽管简陋,但非常实用,不过今天已经较为少见。

  明清之后,伴随着民族间的交流往来愈加频繁,畲族从游耕农业转向定居农业,住宅也以土木结构为主,称为“土墙厝”,也叫“泥间”或“瓦寮”。土墙厝四面以土夯筑墙体,屋架直接置于山墙上,屋顶呈“金”字形,覆盖瓦片,有四扇、六扇、八扇之分。“土墙厝”一般为一层,若有二层,则多用于存储粮食或杂物。室内通常厅堂居中,左右为厢房。厅堂又分为前后庭,中有木屏间隔,两旁留两个小门,左门顶上设神龛,右门顶上设祖先牌位,后庭放置日用杂物。左右厢房两边,常加建“撇舍”或“量股”。“撇舍”只有一层,主要作为厨房或杂物间、牛舍;“量股”为两层,分为前后两间,可作为卧室、杂物间或厨房,厨房通常不设烟囱。畲族同胞每家灶前均设有火塘,冬天全家人围坐火塘烤火取暖,是重要的生活空间。清代,富裕的畲族大户还建造了大型宏伟的“大厝”,厝内立柱梁架交错有致,斗拱榫卯连接无间,展现了畲族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畲族传统民居建筑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大量使用天然的木、石、土、草等,通过材料的运用技巧与搭配组合,营造居住空间,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畲族的乡土建筑和聚落形态是畲族人民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空间呈现,记录了畲族工匠对于古法技艺的赓续传承,见证了畲汉民族文化融合共生、互映生辉的发展历程。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