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倡导“三教均善”的道教学者
来源:中国民族报 焦玉琴 发布日期:2022-04-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人称“山中宰相”的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一生亦仕亦隐,实现了身处乱世而经世济民,纵情山水以适己之性的愿望,堪称一代传奇。

陶弘景画像。资料图片

  陶弘景(456年-536年)是道教学者、思想家,也是博学多才的士族文人、博物家。他自幼好学,“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博通儒家经籍、道书,文章诗赋、琴棋书画,无所不备。史书称他“幼有异操”,10岁读葛洪的《神仙传》,受其延年益寿、长生不死精神的影响,便有养生之志。他15岁作《寻山志》,称“倦世情之易挠,乃杖策而寻山”,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长,“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的陶弘景以才学闻名,与当时的知名才子江敩、褚炫、刘俣合称“升明四友”。他在学术上有多方面贡献,对医药养生、金丹冶炼、地理方物、天文历算等皆有涉猎。

  陶弘景一生历经南朝宋、齐、梁3个朝代。他20岁时为诸王侍读,后所任多为闲职,难以施展政治抱负,遂辞去朝廷食禄,选择在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隐居修道,人称“陶隐居”。陶弘景“身在林泉,心存魏阙”,仍关注朝政。齐朝衰颓之际,萧衍欲夺齐政权但心存犹豫,陶弘景“上观天象,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乃亟陈图谶,贻书赞奖”,鼓励旧识萧衍。后来,萧衍攻克建康(今南京),国号未定时,陶弘景帮助萧衍确立国号为“梁”。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陶弘景出山。陶弘景作画表达归隐山林之志,画中两头牛,一牛套着络头,被人牵着鞭打驱使,另一牛则悠闲自在地吃草,并题诗曰:“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萧衍深知其意,不再勉强他,但朝廷每有大事,常向陶弘景咨询,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遁迹山林45年,出世可谓弥远,而其入世亦深。隐居期间,除与梁武帝保持私交,陶弘景还与王室宗亲、朝中大臣有密切交往,他的弟子中也有不少为朝中显贵。陶弘景密切关注政治动态,曾作诗以魏晋士人不习武事、清谈误国而导致西晋败亡来讽喻时政,后来梁朝末年果然发生了“侯景之乱”,叛将侯景篡位于昭阳殿。可见陶弘景对时政了然于心,负有儒家经世之志。

  陶弘景对道教神仙信仰谱系的建构,在道教史上有重要意义。崇奉和信仰超现实世界的神灵,是一切宗教共同的特征,道教造神活动在东汉时期道教孕育形成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最早出现的天师道、太平道以及稍后的上清派和灵宝派等都各自造有大量神灵,加上收罗的中国古代已经存在的神,结果是道教神团包罗万象、新旧混列,天神、地祇、仙真、人鬼、众圣无所不有,呈现出漫无统序的状态。这些神灵互不统属,来源各异,十分不利于道教的传播。陶弘景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便“搜访人纲,究朝班之品序;研综天经,测真灵之阶业”,撰著《真灵位业图》。书中将约700位神灵的名讳称号以图谱的形式一一列出,按照从天上到地下的次序,将诸神依次排列为7个等级,构成一个等级分明的神仙谱系。陶弘景为众神排定座次,其实质是仿照人间纲纪“朝班之品序”来构造神仙世界的“真灵之阶业”,目的在于明确超现实的神鬼世界也像当时的社会一样等级森严。陶弘景构建的神仙谱系将纷然无序的神团初步系统化,使道教发展迈出一大步。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重要传人,在茅山数十年中,他积极从事撰述,弘扬上清经法。从他开始,茅山实际上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陶弘景编撰了重要著作《真诰》《登真隐诀》等书。《真诰》书名意为“真人口授之诰,犹如佛经皆言佛说”。这是一部记述上清派教义和历史的集大成之作,引用许多道经,述及大量道教历史人物、神话故事、仙官鬼神和具体的修行方术。书中引入佛教地狱、罪福之说,吸收佛教的术语,是佛教、道教交融的重要一例。

  作为南朝道教之集大成者,陶弘景主张儒释道三家合流,倡“三教均善”说。他认为,三家皆至善之教,应将道教的炼形、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佛教的澄神融为一体:“假令为仙者,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莹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众法共通,无碍无滞。”在修炼方法上,他主张形神双修,养神与炼形并重,强调少私寡欲。在养神方面,他认为人没有必要完全断绝情欲,也做不到,关键是如何节制:“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损虑,先去乱神犯性,此则啬神之一术也。”他提出“十二少”和“十二多”。“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认为“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十二多”是“十二少”的反面,会使人“心慑”“神殆”“意溢”“志散”“形疲”,是“丧生之本”。在炼形方面,他认为应做到最基本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强调饮食时间和数量上的固定与节制,定时定量。陶弘景提出的这些方法体现出人的主体性,认为人能够积极行使主观意志克服欲念的孳生。此外,他认为服食药物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

  陶弘景从事炼丹达20年,经长期实践掌握了一些矿物和药物的特性,发现水银有镀金和镀银的作用,懂得钾盐和钠盐的鉴别方法。以丰富实践经验为基础,陶弘景撰有多种炼丹著作,如《太清玉石丹药集》《炼化杂术》等,是继葛洪之后最著名的炼丹家。他编纂的《古今刀剑录》是记载当时金属冶炼成就的重要文献,书中对夏启至梁武帝时帝王所铸负有盛名的刀剑均有记录。

  陶弘景以医药济世救民,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著有《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等著作。早期医、药不分家,陶弘景“苞综诸经,研括烦省”,将当时散乱的本草著作加以整理,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写成《本草经集注》,共收入730种药物。陶弘景以科学的探索精神,突破传统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方法,改为按药物性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分类法,以玉石、草木、果菜、米食、虫、兽、有名无实等分成7部,对药物的名称、产地、性状、主治疾病、配置保管方法等皆予注明,条理分明,便于使用者查询。我国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以此书为基础补充修订而成的。

  陶弘景81岁仙逝于茅山,皇帝下诏赠封他为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陶弘景生于乱世,历经宋、齐、梁三朝,却能亦仕亦隐,一方面革新道教、开宗立派,传承济世救民的中医药学并发扬光大;一方面纵情山水,与知音共赏美景,着实令人称奇。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中国民族报》(2022年4月19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