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冰雪旅游,民族地区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民族报 田敏 殷沙漫 发布日期:2022-02-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2年正月新春,第24届北京冬奥会隆重举行,这一世界性体育盛事掀起了我国的冰雪旅游热潮。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预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为此,合理开发与有机整合冰雪资源,保护传统冰雪民俗文化,促进冰雪旅游发展,成为当下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方向。在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的产业瓶颈下,拥有丰富冰雪自然与文化资源的民族地区,迎来了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我国稳定的季节冰雪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东部和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以及青藏高原区,新疆阿勒泰地区更是被确认为“人类滑雪的起源地”。冰雪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鲜明特色,表现在劳动生计方式、民俗生活方式、传统体育运动乃至宗教信仰等方面。东北三江平原的赫哲族群众世代以滑雪狩猎、捕鱼为生,曾经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狗拉爬犁”,如今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冰雪娱乐活动。除此之外,蒙古族传统的冰雪捕鱼、满族“滚冰”习俗等都延续至今,成为各族群众共享的文化遗产。

  这些与冰雪息息相关的生产方式、民俗活动、体育运动等,是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中的各族人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发展资源。“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随着冰雪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冰雪旅游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乡村振兴发展项目。开发冰雪旅游产业、冰雪体育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路径。在此方面,民族地区大有可为、大可作为。

  第一,充分挖掘冰雪文化资源,为发展冰雪旅游打下坚实基础。对与冰雪有关的民族文化事项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如冰雪节日、冰雪民俗、冰雪服饰、冰雪传说故事、冰雪雕塑、冰雪建筑、冰雪崇拜、冰雪饮食等,重视冰雪资源的文化属性,赋予冰雪旅游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第二,打造多种形式的冰雪旅游模式,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化发展。打造多种冰雪旅游模式,如风光欣赏游、休闲娱乐游、民俗体验游、运动健身游、探险挑战游等。与此同时,开发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文创产品,实现“吃住行娱购游”六位一体的旅游综合效应,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化发展,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将发展冰雪旅游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好各民族丰富的冰雪文化遗产,如满族传统冰雪运动滑冰、冰陀螺、冰蹴球,蒙古族“冰雪那达慕”,达斡尔族“冰钓节”,鄂伦春族“冰雪伊萨仁”等等,促进民族文化、冰雪资源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发展,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高度重视冰雪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冰雪文化的存续有赖于冰雪生态环境,冰雪旅游开发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尊重地方文化传统,注意防范冰雪灾害,合理开发,有序发展,在冰情雪韵中注入中华民族情感,为子孙后代维护好“金山银山”的“冰天雪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的冰雪文化内涵丰富,发展冰雪旅游未来可期。我们应紧紧抓住北京冬奥会体育盛事的契机,在国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政策指导下,深入挖掘冰雪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构建富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性的冰雪文化体系,传承冰雪民俗文化、展现冰雪艺术文化、推广冰雪运动文化、打造冰雪产业文化,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助力,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助威。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