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0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再次迎来“大保养”。日前,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已正式启动,这是继上世纪70年代以来奉先寺进行一系列加固维修工程后,又一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其中,奉先寺造像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摩崖型群雕,但长期受到渗漏水、岩体开裂、微生物等病害因素影响,文物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远观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郭歌摄
时隔50年 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洗尘”
在龙门石窟西山南段,卢舍那大佛前已划定出安全施工区域,6名工人依次垂直站在20余米高的脚手架上,向上徒手传递并搭建钢管,工程范围从奉先寺底部至上部山体高度接近50米,宽度为70米左右。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本次保护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方案实施。其中,奉先寺保护工程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渗漏水治理,即根据奉先寺地质状况、裂隙分布、渗漏水病害发育程度等,对西壁、南壁、北壁和周边区域进行治理;二是危岩体加固,对奉先寺壁面和周边山体危岩体采取加固措施,并定期维护清理,提高岩体的稳定性,全力保护文物和游客安全。
与此同时,在龙门石窟擂鼓台区域,对存在安全稳定性问题的擂鼓台南洞岩体及明代砖拱体开展紧急支护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对受降雨影响明显的万佛洞、古阳洞等洞窟,采取裂隙封堵防渗、窟龛防排水、修造小型石窟檐、危石加固等措施。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表示,此次工程体量大,为了不影响游客参观,龙门石窟仍旧正常开放,施工采取半开放方式,工作人员也将克服冬季施工困难,力争在明年牡丹文化节前完成主体工程。
保护“国宝”有了新技术、新方法
龙门石窟本次保护工程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方案审批、工程实施等环节开展工作。
在施工现场的围挡上,向公众展示的《奉先寺裂隙及渗水病害调查图》,用3D立体图像方式标注了奉先寺石壁的裂隙和渗水点位置。据介绍,此次工程从勘察设计到资料收集,再到施工阶段,保护研究人员都尝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将探地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技术、3D扫描测绘技术运用到本次工程前期勘察设计中。
“和50年前相比,如今的保护工程工艺运用了新的方法。对渗漏水的治理主要采用偏高岭土和水硬石灰,保护佛龛的效果更好,而危岩体加固仍采用过去的锚杆支护的老办法。”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副研究员李建厚介绍说,对于石窟寺的保护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坚持“修旧如旧”,在修复过程中增加多种科学手段,并对方案进行适时微调,让龙门石窟的传承与保护走得更远。
据悉,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龙门石窟研究院还成立了由全国一流石窟保护专家组成的顾问组,不仅对前期方案进行详细评审论证,还将定期到现场检查指导,解决工程实施中的技术难题。
《“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中5次提到龙门石窟
12月7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5次提到龙门石窟,还有数处涉及河南的中小石窟保护与研究。“规划”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刻认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等。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石窟寺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安全防范能力持续提升。中国石窟寺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石窟寺保护利用之路。
对石窟寺的保护和传承,龙门石窟做了许多尝试。今年9月,一件1∶1比例3D打印的佛首被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两个断面完全吻合。这开启了流散龙门石窟文物“数字回归”之路,也是国内流散石质造像文物首次实现“数字回归”。
“流散海外的文物回归,因为各种原因有各种困难。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技术,通过跨学科、国内外多种合作,让遗产信息回归,让文物造像回归。”史家珍说,“把文化遗产保护好、阐释好,分享给社会大众,有助于提升公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中国民族报》(2021年12月21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