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进入本文微信版
《乙卯芒神春牛图》 资料图片
立春时节,我国有“鞭春牛”的古老习俗。据《礼记·月令》记载,每年立春之日,人们用泥土制作春牛,以鞭打土牛的仪式迎接新春、策励农耕。“鞭春牛”在汉代已成官方仪礼,住在京城的皇帝要亲自率领群臣到京郊举行迎春祭祀大典,象征性地扶犁耕地和击打土牛,以劝导和鼓励老百姓珍惜农时,勤于耕种,并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各地地方官也要祭祀春牛和春神。这一鞭春之礼直到明清时期仍在延续。
古人祭祀的“春神”是指主管树木发芽、谷物生长的“句芒”,老百姓通常称之为“芒神”,老皇历和年画中都有《春牛芒神图》,图中那位与春牛相伴的牧童就是芒神,又称为“芒童”。
老祖宗对春牛、芒神的形象设计颇为讲究,传递着很多信息。芒神身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所持鞭长二尺四寸,则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春牛身高四尺,象征四季,尾巴长一尺二寸,象征十二个月,这是皇历和年画上固定不变的内容。但芒神的老、壮、少形象,衣服的颜色、髻耳的位置、所持鞭子的质地以及站位,还有春牛的头、身、腹、角、耳、胫、蹄的颜色,每年都在变化,这些皆由掌管天文和历法事务的官员按照天干地支与五行阴阳的关系推测而来,以传递相应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开展农事活动,获得更好的收成。例如,芒神立于春牛的左侧为阳年,立于春牛的右侧为阴年;芒神立于春牛的前后,则预示着立春时间在春节前或后。
清代时,政府每年都要印制《春牛芒神图》,民间年画艺人通常根据官方颁布的立春时间来绘制年画,这样老百姓买了年画回去,便可知立春的大致时间和农事的早晚了。因此,一幅《春牛芒神图》实质上是一套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农耕指南”了。
由于《春牛芒神图》兼具神圣性和实用性,因此“送春牛”和送《春牛图》就成了立春的重要习俗。在我国古代,一些民间艺人会在立春这天打扮成“芒神”的模样,手里举着用稻草、布条等包扎而成的小牛模型,走街串巷地向人们唱着“送春牛”的歌谣,俗称“说春”,说春的艺人便叫“春官”,被祝福的人一般会回赠钱物作为报酬。在年画销行的地区,人们还会购买“春帖子”来张贴和祈年。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中,《春牛图》就是经典作品之一,表现了人们心目中寓意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历史上,立春鞭打春牛的习俗几乎遍布全国。时至今日,在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鞭春牛习俗形成了完整的春牛民俗谱系,特别是一些能歌善舞的民族还为春牛民俗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例如,广西仫佬族的“春耕节”会举行破土祈年的仪式,有赶春牛下水田的活动;贵州、重庆地区的土家族“打春节”,亦称鞭春节、三坛节,节日活动中用纸扎成彩色的春牛,人扮成春官,模拟犁田、撒种的劳作行为;酷爱歌唱的壮族用嘹亮的嗓音和优美的歌词称颂“春牛”,人们互相唱和,辅之以舞蹈,歌唱的内容涉及全年的农事活动,表现出共同春耕的美好愿景,表达对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还有南方一些地区的“跳春牛”,白族、瑶族的“迎春牛”,侗族的“闹春牛”,藏族的“赛牦牛”和“春牛算”等等。除了用土、苇或纸制成春牛,人们还自己扮成春牛,如侗族用竹篓做牛头、镰刀做牛角,纸裱五官,竹篾做水牛的轮廓,再盖上深色的布毯作为牛身,两人钻进布毯,像舞狮表演一样将春牛舞得栩栩如生,节日氛围喜庆热闹。
在各民族欢乐活泼的春牛礼仪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鞭春”从单纯的农事生产礼俗变成一项全国性的迎春欢庆活动,仪式的严肃性相对减弱了,娱乐性增强了,更加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牛象征着勤劳、忠厚、朴实、勇敢和坚韧的精神品质,牛在开春下地犁田,为秋天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因此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牛饱含深厚的感情,布依、土家、侗、苗、仡佬、畲、壮等民族将农历四月初八作为共同的节日,称为“牛王节”或“牛诞节”,给辛苦劳作的耕牛放假一天,并用糍粑、糯米饭等喂食牛。我国各民族对耕牛的情感、春牛民俗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和国家文化的高度认同。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