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认为,给予算不了什么,接受才是最大的美德。”适逢“云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项目迎来十周年,作为“云中”发起人,华熙集团董事长赵燕在“云中情歌”主题音乐会上致辞时有感而发。
“云中”十年如一日 助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不止步
2011年,本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寻,赵燕发起了“云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活动。赵燕强调,“云中精神”就是要帮助民族文化守护者解决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给予他们自信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赋予他们生存发展的能力,从而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云中”系列持续挖掘、传承与推广即将消逝的传统民族文化
今年的“云中”系列大型文化公益项目内容分为“共情•联接”主题艺术展、互动体验,以及“云中情歌”十年回顾主题音乐会。作为“云中”系列重头戏之一的音乐会,于今年12月4日至13日在华熙集团旗下北京时代美术馆上演。每年,“云中”公益团队都会跋山涉水,深入我国不同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当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邀请传承人来到北京的舞台,一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新包装,让其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模式和精神需求,一方面也保留原生态艺术表演最原汁原味的风貌,带来最直接的感动,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原生态艺术,让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人更好地走出家园、走向市场。
2020年是“云中”系列十周年,面对疫情,今年的活动能如期举办,更显得难能可贵。赵燕在“云中”音乐会上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全球都在面临人类社会共同遭遇的苦难,我们也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渡过这场危机,让我们有了更深远的思考。”
以“情”共振 获取对未来的勇气
虽然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信息都可通过线上方式获得,但在赵燕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连接点,有时仍需要面对面去沟通。她补充说:“唯有个体融入群体当中,个体获得了面对未来的希望,群体也才能找到希望,唯有大家凝心聚力,才能发生共振;而当人类在面对大的危机和灾难时,共情、共振就更为重要,也更能凝聚起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云中”足迹遍布全国50个城市 十年11万公里印证守护非遗决心
十年间,从“云中牧歌”、“云中山歌”、“云中藏歌”、“云中蜀歌”、“云中滇歌”,到“云中儿歌”、“云中渔歌”、“云中乡歌”“云中家歌”,再到今年的“云中情歌”,“云中”系列主题活动已帮助来自30个民族的186位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向国内外市场,从而推动该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
十年间,“云中”公益团队用11万公里的采风路线,印证了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首邀台湾高山族参演 云南独龙族纹面老人感谢“云中”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云中音乐会也邀请到云南独龙族参与演出,而中国目前仍健在的7位纹面老人中的2位,也被邀请到云中的舞台上。这次接受“云中”邀请,让她们第一次走出了大山,第一次搭乘飞机,第一次来到北京,虽然一句汉语也不会说,老人们用独龙族语言在音乐会现场发言,通过孙女、孙子翻译。老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激动的心情,也感谢云中公益团队,来到独龙江,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感谢团队的热情,辛苦大家。这份情真意切,引发现场热烈掌声。
独龙族老人分享参演感受
台湾高山族表演
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接受” 才让非遗文化保护有了希望
赵燕表示,在疫情期间,第一次邀请台湾高山族的文化传承人来到北京,非常不容易;而独龙族所在的地区生活方式仍相对原始,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还未通车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许多民族文化,如果再没有人去关注,可能就真的消失了,通过音乐会、展览,我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从来都认为,给予算不了什么,接受才是最大的美德。民族文化传承人们能接受我们的邀请,到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民族文化,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他们。”赵燕向大家深深鞠躬。她由衷认为,只有民族文化传承人的“接受”,才让非遗文化的传承变为可能,从而为民族文化再次发扬光大,凝聚希望。
对于这份坚持了十年的热爱,赵燕表示:“什么东西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唯有希望,一个人只有心中有希望,才能向往着美好。我们坚守了十年,我们不能放弃,也把这份希望,带给大家。”
除了音乐会,“云中情歌”主题下,以“共情•联接”命名的展览也正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展,自12月4日持续至2021年3月7日。而过去十年,“云中”系列展览累计观展人次达到60余万。
(编辑:张雪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