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当前,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中华民族认同,二是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识与维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民族平等是新中国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近代以后,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有一个由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其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体系和制度,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各学段、各环节,纳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华文化大花园中,各民族文化各有优点和特色,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贡献。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形式、深化内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要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把边疆建设得更加和谐富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