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中秋习俗, 同样的家国情怀
来源:中国民族报 徐金龙 发布日期:2020-09-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秋节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内容丰富,虽然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蕴含着同样的家国情怀,更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特质。

  拜月、祭月

  客家人称中秋为“八月节”或“八月半”。至今,客家地区还保留着敬月光的习俗。每逢中秋,客家人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拜月祈福。之后,一家老小在室外赏月聊天、品尝美食。不过,小孩子一般不会端正地坐着赏月,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玩耍,才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云南丽江纳西族有祭月习俗。每年的农历八月中秋,村村寨寨摆放供果,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月亮升起后,家中长辈端着大月饼盘,朝着月亮鞠躬祭拜,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祭礼结束后,女主人把最大的月饼分成12份,分给家人享用,寓意一年12个月都吉祥如意。清乾隆《丽江府志略》载:“八月中秋,以瓜、饼、豆角祭月。”清光绪《丽江府志稿》载:“节届中秋,供木樨而拜月。”木樨,即桂花,是纳西族喜爱的花木。

  云南傣族的祭月活动与之类似。月亮升起来时行拜月礼,并举行纪念傣族英雄岩尖的仪式。随后,阖家围坐小方桌旁,品尝美食,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此外,贵州布依族同胞做新米糍粑和新糯米饭供祭“月亮婆婆”;东北赫哲族用葡萄、梨子祭月;广西壮族、青海土族、东北鄂伦春族等各民族的祭月活动也都很有特色。

  跳月、闹月

  跳月,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民俗活动。据苗族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深深地爱上了月亮,在历经种种磨难后,最终与月亮幸福地走到一起。苗族人民为表达对他们幸福生活的祝福,世代相传,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月光,载歌载舞,并称之为“跳月”。贵州平塘县新塘乡的咕噜跳月是保留完好的跳月活动。在当地,每至中秋月夜,大家穿上民族盛装,举行叩请月神仪式,吃新鲜稻米做的米饭,吹芦笙曲,跳月亮舞,感恩月亮带给他们的兴旺与光明。青年男女则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多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闹月,意为“欢乐跳”。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之分,老人舞舞步轻慢稳重,青年舞则热情激扬。

  追月、寻月、望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有追月习俗。中秋月下,男女老少跨上骏马,披着银色月光驰骋在草原之上。月亮由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他们则朝西放马奔驰,紧紧追随月亮的足迹。当然,真追到月亮,那是不可能的。多数都是奔驰一两个小时,然后找一处地方,拿出随身携带的肉干和美酒,开心吃喝、跳舞唱歌。

  与之相类似,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一路追寻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兴尽之后方才回家团圆、吃月饼。

  朝鲜族同胞在中秋这天宰牛杀鸡,烹煮佳肴,用新谷制作打糕和松饼等节日食品。入夜时分,他们用木杆和松枝搭起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围在四周敲长鼓、吹洞箫,一起跳朝鲜族传统的“农家乐舞”。

  庆丰、尝新

  云南阿昌族在中秋节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祭拜与酬谢谷神,意为“尝新节”。同时,为了报答传说中狗讨来谷种的恩德,八月十五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用新收获的大米煮饭喂狗,而后走亲访友,欢聚娱乐。

  中秋节也是彝族的尝新节,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有祭祖、采新谷、荡秋节、对山歌等,其中为感谢狗看家护院的辛苦和忠心,“喂狗饭”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居住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吃新节也在农历八月十五。节日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停止干活,穿上新衣到田地里去采新。采新之后,家家户户挑选3穗最长最大的稻谷和小穗、小米挂在灶堂,以示丰收。

  摸秋、偷月亮菜

  湖北恩施土家族有“年小中秋大”之说,所以中秋节往往比春节还隆重。恩施土家族流行摸秋习俗,寓意偷瓜祈子、多子多福。在湖南、贵州、安徽等地,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类似中秋摸秋的习俗,湖南新晃侗族也叫偷月亮菜。

  一个“摸”字,道尽了原始农趣与田野之乐。如今,古老的摸秋形式不断扩展,融合更多文旅表演和体验式娱乐活动,丰富了内涵,许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至,同享同乐。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