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罗源县飞竹镇官路下村在农民丰收节期间,开展美丽畲乡大秀活动,展示畲族传统民俗风情。林嵩摄
福建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6个民族成分齐全,其中,畲族人口全国最多。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各族干部群众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加快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窗口”这一目标要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全省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成效显著。
2015年以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挂钩帮扶民族乡村工作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动民族乡村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实现民族村挂钩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福建每年至少投入7600万元帮扶19个民族乡。同时,将少数民族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加强少数民族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等项目。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福建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目前,全省120个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11581户少数民族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据统计,2019年全省19个民族乡财政总收入79105.99万元,同比增长5.59%;民族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0.46元,同比增长7.68%。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于加强文化认同,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纳入全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体规划。
重点打造畲族“三月三”文化品牌。2012年至2019年,福建成功举办八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从2013年开始,“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与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联合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节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精心创作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近年来,福建省组织创作了畲族歌舞《凤凰到此》《祥瑞畲乡》、国内首部畲族舞剧《山哈魂》、大型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等一批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福建还以举办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组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推动民族文艺精品的创作、展示与传播。
持续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和规律,福建对全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底,建立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了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建设传习所、开展传承人培训、对传承人给予经费补助等措施,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创造条件,逐步完善传承机制。
不断丰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近年来,福建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各地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同时,发挥高校优势,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
深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抓民族团结,载体和方式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常态化工作与专项工作相结合,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强化重点,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常态化宣传教育。福建各地持续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机关、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不断扩展宣传空间,丰富宣传形式,引导各族群众珍爱民族团结。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日常化。截至2019年底,福建共创建1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5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专项宣传教育。从2008年开始,福建省每年9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大容量、密集性的集中宣传教育,扩展宣传的广度,提升教育的深度。如今,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比如举办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少数民族文化展演,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民族乡村建设取得的新成就等,各地还把民生项目与宣传月活动结合起来,使宣传活动更接地气,更贴近民心。
聚焦两大抓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把促进闽台民族文化交流、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作为两大抓手,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搭建闽台少数民族交流的桥梁。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近年来,福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成功搭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海峡两岸民族乡镇发展交流会等平台,促进了两岸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福建还积极创建闽台交流合作基地,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有漳浦、福鼎、连江、上杭4个县(市)被国家民委授予“海峡两岸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称号。
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体系。2017年至2019年,全省共确定3批32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联系点。以建设联系点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广经验,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作者单位:福建省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