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育民族志研究新领域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陈学金 发布日期:2020-06-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教育民族志是指研究者长时间地参与到某个特定人群(社区或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体验、访谈,整体地描述和阐释这一人群教育现象的研究过程及其最终的研究成果。教育民族志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基石,也是教育人类学研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教育民族志研究坚持从长时间的田野工作中获取一手资料,强调主位与客位视角的双重理解,注重教育与社会、文化、个体的互动分析,揭示教育的社会过程、阐释教育行为的文化意义。教育民族志研究的价值在于从社会人文背景书写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新的有价值的教育议题,在教育与政治、社会、文化之间构建理论关联。

  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发轫于20世纪初,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在国家建设的背景下展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教育如何在农村社区和边疆民族地区扎根,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救亡图存,是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主题。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民族志作品。在农村教育方面,以廖泰初《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为代表;在边疆民族教育方面,以梁瓯第、陈国钧等人的系列实地调查报告为代表。此后,这两个主题成为中国教育民族志研究的重要传统。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积极应用西方教育人类学理论,关注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是该时期一部出色的教育民族志。进入21世纪,涌现出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人类学者撰写的作品,如滕星《文化变迁和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张慧真《教育与族群认同:贵州石门坎苗族的个案研究(1900—1949)》等。这些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教育人类学逐步迈入专业化、组织化发展阶段,中国教育人类学者愈加重视扎实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志的书写规范。

  近10年来,新一代教育人类学者成长起来,教育民族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水准的作品,例如冯跃《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巴战龙《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等。这批教育民族志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学校与社区发展、乡土教材、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等领域,对于刻画不同群体教育现实的复杂性,平衡中国教育研究的思辨取向和量化取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这一时期的教育民族志研究实践,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质量参差不齐,提炼学术概念和构建新理论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教育民族志写作的反思和批判研究还比较少见。

  一部优秀的教育民族志就像一座灯塔,往往能带动一个研究领域的兴起,引发学界持续不断的讨论。新时代的中国教育人类学者应该重视不断开拓新的民族志领域。在笔者看来,以下四类主题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主流社会的教育研究。主流社会的许多教育问题值得教育人类学者关注。譬如,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家长的教育焦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市场化的教育运作、教育的综合治理等等。立足于中国深厚的教育历史文化和当前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针对主流社会的教育民族志研究大有可为。

  第二,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研究。有学者提出,我们仍将处于一种前塑文化占优势的时代,即社会中的主导生活方式并未完全定型,仍旧处于流变之中,中老年群体不得不向青年人学习新的文化。现在的儿童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研究当前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教育生活,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社会将有很大助益。因此,教育人类学者应加强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研究,关注“00后”“10后”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关注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流行文化等等。

  第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教育研究。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与知识传递、升学就业、社会再生产相联系,而且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乡土情怀、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增进“五个认同”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使命。

  第四,海外社会的教育民族志研究。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策实践都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以实地调查、文化分析和跨文化研究见长的人类学研究应努力提升“比较教育研究”的品质。

  总之,未来的教育民族志研究要充分尊重既有研究传统,深挖学术历史资源,凝练和深化学术研究主题,在方法论、研究技术、书写策略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在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和海外社会教育研究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和乡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市场化教育的研究,探索当下中国“教育社会”和“教育文化”的复杂过程和机制,阐释新兴教育实践的文化意义。同时,教育民族志学术共同体应定期举办高水准的专题研讨会,针对相对集中的主题和民族志作品展开讨论,增进学者间的交流联系,扩大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