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保护好古建筑就是助力申遗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何金 发布日期:2020-05-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来过泉州的朋友和游客都知道,泉州古城区乃至周边的晋江、石狮、南安等县市一带,有着各类独具闽南特色的古建筑和古遗迹,这构成了泉州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去年年底,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有关部门已明确今年将继续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今年4月,我国更是决定将申遗项目更名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遗产点包括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等。这些古建筑和遗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该系列史迹与郑和下西洋直接关联,与《马可波罗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伊本白图泰游记》等作品也有直接关联。这些事件和作品曾经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泉州古建筑具有类型多样、布局富于变化的特点。泉州古建筑按照建筑结构可分为“宫殿式”大厝、手巾寮、石筑民居、栏杆式建筑、洋楼和骑楼等;按照建筑功能可分为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等;按照建筑用材可分为石楼、土楼、海蛎厝、红砖建筑等,其中尤以红砖建筑最具代表性。

  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宝贵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泉州古建筑文化遗产作为泉州城市文化的载体,其形成与发展充分反映出各个时期泉州人民的生活状况及建筑艺术水平,体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就泉州古建筑的保护现状看,在各级政府投入资金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府文庙、东西塔、六胜塔等这类公共的古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和保护。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尚有大量的建筑属居民私人所有,存在一些保护问题。由于私人业主缺乏保护意识,加上因维护修缮经费短缺而无法全部采用古建材料,使得业主在处理古宅自然损毁时,没能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按原风貌实施保护。在一次次的修护中,部分传统民居古建筑的原有风貌渐渐改变。

  其次,古建筑修缮和保护工作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专业资质的团队来完成。但泉州目前这方面人才相对缺乏,导致许多古建筑因未能得到专业、及时的维修而日渐衰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泉州开始探索将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对古建筑进行合理开发,将收益投入古建筑的保护中,一举两得。例如,将民居建筑设置成特色民宿,这不仅能让外地的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泉州的建筑文化,体验泉州独具特色的建筑环境,还能将所得的经济收入用于维护、修缮古民居建筑。

  在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大背景下,保护泉州古建筑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助力申遗。

《福建日报》(2020年5月6日 4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