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佛教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光泉 发布日期:2020-03-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宋代,佛教之所以在南方盛行,与南方的地域特征密不可分。南方多是富庶之地,经济比较发达,进而文化也发达。

  《大正藏》不仅详细记载了唐代贞观年间皇室及宫中大臣迎请高僧入宫,讲经说法、传道受戒并虔诚供养的事件,也对宋太宗时期皇宫内迎请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宝塔、进行隆重的供养佛事活动也有讲述。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后约140年的时间里,很多皇帝都在皇宫内设置道场,也就是在皇宫内举行各种有关佛教、道教的宗教祈祷活动。总体来看,这些法事活动祈求的内容不外乎两类:一为国家,一为统治者自身。为国家祈求的主要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国泰民安等;为统治者祈求的多是希望生者长寿,病者消灾、早日康复,死者超度、能够往生到佛国、净土等。皇室的信仰,带动了南宋时期整体对佛教的信仰及佛事活动的推崇。

  佛教文化的繁荣,使南宋时期僧侣出现文人化倾向,集中体现在此时期高僧的禅诗禅语、颇具文采的高僧传以及以佛教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上。南宋的禅僧传自北宋惠洪“镕众说以成文”的《禅林僧宝传》,到庆老《补禅林僧宝传》,以及祖琇的《僧宝正续传》,对高僧所处的时代、寺院状况及何因缘出家、开悟、修证、弘法的状况都有详细记述。禅宗大慧、虎丘二派以及杨岐派都有大量的禅僧诗流传下来,细细研读,不难发现,这时期的禅僧传呈现出了文人化的特征。

  如《指月录》中有一段记录大慧宗杲禅师和前来求学弟子的对话:“临济示众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三千里外绝诸讹。进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拔出眼中楔。进云。临济道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可以看到,禅师们才思敏捷、妙语连珠,散发佛学智慧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文人气息。

  这一时期的中国也吸引着外来僧人学习佛法,尤其是禅法。如日本著名僧人荣西,先后在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天龙山景德禅寺学习临济禅,学成回国后成了日本禅宗的创始人。

  南宋时期以佛教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也有时代特色。有代表性的是禅宗的顶相图,也就是祖师画像,以及用于记录佛事活动的水陆画。禅宗的顶相图相当于衣钵传授的一种信物,画中要有传承本人的题赞,以此作为对传人的印证。从北宋、南宋至元代,江浙一带的祖师画像非常盛行,这极大促进了禅画创作,并带动了各类鉴赏活动的出现。绘制这些画像的科仪、仪轨还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

《中国民族报》(2020年3月31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