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善公主:观音菩萨形象的中国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翎 发布日期:2020-03-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印度奥里萨宝山佛地遗址存8世纪观音菩萨石像

敦煌经变图男身观音

苏州博物馆藏明代造女性观音像

俄罗斯藏晚唐绢本千手观音像

  在汉传佛教中,观音菩萨是一位慈善的女性形象。但实际上,佛教里的菩萨是无所谓男身或者女身的。佛教认为,超越了轮回的罗汉和菩萨,不应该有外形和性别的区别。所以很多佛、菩萨和罗汉像,特别是印度和西域所造的像,大都偏向于中性,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

  早年的观音形象偏向男子,如《悲华经》里说观音是转轮圣王的长子。《华严经》里说观音菩萨:“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度众生住此山。”北魏和唐朝的时候,观音像还是男身,还有小胡子。到了宋朝,观音的形象逐渐变成了女身,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形象。

  观音在宋代变成女性神,是一种宗教心理的作用,因为女人相比于男人更为感性,从而也更便于亲近。同一类型的故事也见于道教的碧霞元君和妈祖的传说。源于河南宝丰的妙善公主的传说故事,是观音菩萨成为女性形象和印度神中国化的典型例证。

  宝丰有妙善的坟、妙善的出家地。宝丰香山寺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记载了妙善的故事。故事中,妙善,这个中国化的观音菩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河南汝州女子。人们认为碑里书写的“妙善传奇”就是观音的本生经,而这个故事的撰写,正是模仿佛典常用格式“如是我闻”开始的。

  中国的观音信仰,发端于公元5世纪鸠摩罗什的汉译经典《法华经》之《普门品》。但是这个故事里,只有三十三身美妙观音,并没有观音的“本生经”。按唐代僧人智通的记述,唐朝武则天神功年(697年),曾三度在中国宫廷受到冷落的千手眼观音经咒,通过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婆罗门僧达摩旃陀的游说,得到了武则天的喜爱。据说达摩旃陀还在画布上绘画此神图像进献给武则天,得到认可。于是,千手千眼观音信仰开始大兴。在洛阳,当时除了有达摩旃陀传播“千手法”,天竺僧苏施伽以及中国僧人慧琳和居士李太一等也都在广传千手法,由此“千手法”还出现了不同的派别。

  再后来,千手千眼观音信仰流布民间,宝丰香山寺妙善故事形成。于是,古代一位中国公主由于她的虔诚和孝道,成了千手千眼之圣体。

  观音在中国的女性化是令人着迷的现象。早在16世纪,西班牙传教士就在福建发现了妙善的传说本,并将之带回西方。1926年,英国学者威利发现明代的《南海观音全传》也提到了妙善的传说,但他并不知道这个故事源于宝丰的香山寺。后来美国学者爱利斯·格蒂在《北方佛教诸神》的修订版中,加入了威利提到的这个内容。妙善传说开始进入国内外学者的视野。

  1978年,英国学者杜德桥在伦敦出版了他的重要研究成果《妙善的传说》,1982年又在《哈佛亚洲学报》上发表文章,讨论台湾学者发现的两个讲述妙善故事的碑文。1990年,台湾出版了杜德桥《妙善的传说》中译本,2004年英国牛津出版了杜德桥《妙善的传说》的修订本。

  《香山大悲菩萨传》的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一个国王,最爱他的三女儿妙善,一门心思想为她寻个好驸马,但公主却一心向佛,立志青灯黄卷。国王大怒之余,烧毁佛寺,迫害僧众。国王也因而得了重病,非得有少女献上手、眼,方可得救。公主闻讯,献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自己也得道成佛,并显现千手千眼之身相,这是为了弥补妙善公主断双手、抉双眼救父造成的缺失。

  这一故事显然经过了道教文化的洗礼,其所用的词汇“仙人”“天神”“山中修道”等,都是道家神仙思想的反映。

  公元1104年,杭州的僧人普明撰写《香山宝卷》,从而使妙善的故事在江浙地区传播开来。

  此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成为慈悲、孝道的符号,并成为具有无限法力的中国本土女神。千手千眼观音这一中国式的感人故事,其核心就是打动人内心的“孝”文化,而原本不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的千手千眼观音成为了“中国女神”。

  (本文图片由李翎提供)

《中国民族报》(2020年3月24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