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成果
来源:中国民族报 □ 何雄浪 魏月姣 发布日期:2020-01-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带领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央对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扶贫专项资金,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使不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民族地区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应及时转变思维,调整工作思路,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巩固脱贫成果。部分贫困人口返贫的主要原因在于因病返贫。针对这个问题,应确保社会保障体系范围全覆盖,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并将重大疾病基本治疗药物纳入医保范围,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发展商业保险,对商业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开发“扶贫型”商业保险,鼓励当地群众购买,未雨绸缪。

  大力发展教育,从根源上防返贫。无论脱贫还是防返贫,其核心都在于人。人力资本的质量与数量,是决定脱贫的关键。扶贫首先要扶志,贫困人口要有摆脱贫困的强烈欲望。扶贫更要扶智,“凡事求诸己”,贫困人口要拥有自我发展、摆脱贫困的能力。只有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才能有效防返贫,拥有“造血”的能力。“志”与“智”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例如,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为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建立起“五位一体”控辍保学机制,制定“一人一案”措施,分段资助各级各类贫困学生,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教育保障全覆盖,为防返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采取提高教师待遇等多种措施,为当地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贫困群体与经营主体有效对接。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契约型联结、股份制型联结、合作型联结、企业制型联结四种模式,把更多低收入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深化拓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激活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让贫困群体持续获得稳定红利收入。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提高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要一手抓好劳务输出,一手抓好就地就近就业。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就业岗位的开发,牵线搭桥促就业;为有创业想法的贫困人口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大力支持创业;对贫困人口加强相关技术培训,以技能培训带动就业。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防返贫的有效手段。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等特色经济,促进不同产业的融合,巩固扶贫成果;结合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及餐饮、民族工艺品等加工工业;以特色乡村精品项目为切入点,助推民族地区旅游跨越式发展。例如,以乡村生态、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园区等;以乡土特色健康养生资源为基础,打造康养基地;以乡土建筑特色资源为基础,建设乡村民宿;以互联网+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科技农业等乡村精品旅游项目,发展“你无我有,你有我特”的特色产业。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