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提升民族团结话语效力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王军 刘毅 发布日期:2020-01-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当前,民族团结话语的传播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内涵丰富又接地气的话语,传播方式全方位、立体化,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提升民族团结话语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立足民族团结内涵,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政治定力。新时代的民族团结不仅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也是国家建设意义上的有机团结,突出和强调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命运,这就要求各民族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话语突出了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等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政治定力,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新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民族团结话语理直气壮地增强“五个认同”,旗帜鲜明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血脉融通、休戚与共。

  结合时代脉动,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时代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华民族大家庭”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再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话语的活力随着民族关系的发展和民族政策的调适,在不断创新中逐步增强。话语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一体两面、相辅相成。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时代活力,就是要进一步创新民族团结话语,更好地回应民族团结的时代性问题、时代性课题、时代性趋势,体现时代气派、时代风格和时代特色;要进一步凝练当前民族团结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和政策理念等,将其有机注入民族团结话语中,使民族团结话语更精准地反映当前民族团结事业发展和工作实践;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为解决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为创新民族团结话语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

  结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优势,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中华文化魅力。带有鲜明文化特性的民族团结话语,具备更强大的吸引力。比如,石榴是在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进的,其引进过程本身就承载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而石榴“千房同蒂,十子如一”的特性则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外在的坚实统一性和内在的有机多样性。“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话语具备强大的传播力,这表明只有根植中华大地,从中华文化瑰宝中汲取养分,民族团结的话语才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传播力和生命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中华文化魅力,就要在民族史料档案和民族田野调查中挖掘民族团结好故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提炼民族团结话语,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进一步浸润民族团结情感,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对实现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有力推动,是对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的积极引导。

  紧扣“重在交心”,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情感共鸣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民族团结工作要注重顶层设计,更要有落地的抓手。重在交心属于落地机制,直指微观层面的人心和情感。重在交心,就是要进一步以“滴灌”的方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用鲜活的形式吸引人,用贴近的表达打动人,用真切的温度感动人,用生动的话语教育人,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要进一步改进表达方式,让话语可感可知,充分保证民族团结话语尊重和满足群众诉求,引发情感共鸣,通过话语更好地交流、培养、融洽感情;要进一步树立和表彰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集体,通过各种渠道对其典型事迹进行大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打动人,用真情实感感染人。

  因应信息时代潮流,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网络传播力。互联网为提升民族团结话语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场域。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要进一步挖掘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和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新的传播渠道,让民族团结话语承载着的民族团结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程度地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进一步提升对互联网舆情的把控能力,更迅捷、有效地占领民族团结的互联网舆论制高点,及时、准确地引导舆论。

  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国际塑造力。国际传播具有跨国性,域外的传播效果可以“反哺”国内,因此为民族团结话语注入国际塑造力对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有一定的作用。要加强国际传播机构横向合作,善用各类国际传播平台,主动发声、善于发声、敢于发声,在国际传播语境中诠释好中国民族政策、讲好中国民族团结故事、塑造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际形象,维护好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要注意民族团结话语国际传播中的话语转换和文化对接,话语转换不只是语言文本的翻译,应契合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文化对接不只是表达方式的转换,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受众的文化传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本文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JZDD041)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