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大团结》 叶浅予 1953年
《初踏黄金路》 李焕民 1963年
《丰乐图》 黄胄1959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美术创作实现了全面发展。艺术家们聚焦时代主题,集中反映各民族的幸福生活,诞生了一大批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经典美术作品,并在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我国文艺创作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在此背景下,反映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族人民翻身做主、开启新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题材,成为这一时期美术创作的主要表现内容。艺术家们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创作反映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新生活、新风情、新面貌的美术作品,催生了新中国第一次民族美术创作热潮。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民族美术经常表现的宏大主题,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大量经典作品。代表性作品有叶浅予《中华民族大团结》(1953年,年画)、赵望云《解放大西北民族大团结》(1951年,年画)、王临乙《民族大团结万岁》(1958年,雕塑)、黄永玉《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1959年,壁画)、黄俭等《民族大团结》(1958年,浮雕)、金梅生《全国民族大团结》(1959年,年画)等。
叶浅予《中华民族大团结》表现各族群众围绕在毛泽东主席周围举杯欢庆的场面,画面中人物众多、风采各异,不仅描绘出不同民族人物的形象特征,同时还表现了毛泽东主席与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动呼应关系。叶浅予为突出各族群众与毛泽东主席欢饮的场面,去除了人物以外的多余背景,强化了身着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同时采取波浪状的构图,让人群充满生机和律动,突出了热闹欢庆的气氛。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美术还侧重表现少数民族群众翻身做主人、迎来新生活,以及他们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取得的建设成就。代表性作品有旺亲拉西《草原上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1953年,年画)、石鲁《古长城外》(1954年,国画)、周昌谷《两个羊羔》(1954年,国画)、董希文《春到西藏》(1954年,油画)、艾中信《赛马会上》(1954年,油画)、黄胄《洪荒风雪》(1955年,国画)及《丰乐图》(1959年,国画)、黄永玉《阿诗玛》(1956年,版画)、李焕民《初踏黄金路》(1963年,版画)、潘世勋《我们走在大路上》(1964年,油画)、陈烟桥《归途》(1961年,版画)、妥木斯《送奶》(1964年,油画)、哈孜·艾买提《罪恶的审判》(1964年,油画)等。这些作品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美术创作带来一股新风,也推动了新中国绘画艺术在“现代化”“民族化”“写实化”“群众化”等创新要素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为滋养新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养料和源泉。各民族美术家主动地、积极地、有组织地进行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是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一时期,大批美术家深入民族地区采风写生、体验群众生活,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生活基础,他们的美术作品才显得真实且厚重。
黄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生活和写生为起点进行创作的人物画家。他于1959年创作的作品《丰乐图》,表现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庆祝丰收的场景,表达了新社会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画家把近百个人物借助远近大小、高低错落的空间布局安排到了画面中,突出了前景中舞蹈的人物和中景中军民合欢的情景,场面欢快热烈又不失秩序感。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姿态各异,顾盼呼应,与现场气氛融为一体,反映了画家高超的人物造型能力和画面把控能力。在色彩运用上,画家大胆采用多种鲜艳的色彩,并巧妙搭配运用到民族题材人物画中,这是以黄胄为代表的新中国民族题材画家在人物画领域的开拓创新之处。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物画领域新主题创作的需求,黄胄在发挥中国画挥洒写意特点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与当代气象,使他的作品在题材与技法、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呈现出一种既具有东方意蕴,又散发着浓烈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色彩的现代图景。
版画家李焕民于1959年创作的套色木刻版画《初踏黄金路》,反映了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废除农奴制,藏族群众翻身做主的新生活。在画中,3位藏族女子各自牵着一头牦牛走在金黄色的庄稼路上。这幅作品用高明度高亮度的红、黄为主基调来烘托画面喜庆丰收的气氛,显得璀璨夺目。作者采用肯定、简练的刀法,并注重刀法的写意性表现,与画面中欢快的人物形象形成呼应,使作品在视觉上呈现出和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幅作品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