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各项精准扶贫工作特色明显,也是全国第一个制定颁布大扶贫条例的省份。大力推动精准扶贫、提升精准脱贫,有必要对其实践与经验进行科学客观的总结研究,挖掘出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先进经验模式,这个模式我们总结为“多元共治”大扶贫模式。
秉持立足现实和着眼长远的原则,从“多元共治”大扶贫的最新经验来加以科学呈现贵州精准扶贫成绩,以显协同合作之义,以作科学谋划之用,以满高效实施之需,以达引领提升之途。具体来讲,贵州省“多元共治”大扶贫模式的具体经验可以总结为八个方面:
战略协同经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多元共治”大扶贫是自上而下的指导思想与自下而上的发展意愿有机结合的结晶,是一种典型的战略协同。在战略协同的引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总体战略,走出了一条以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道路,战略协同的特征日渐凸显,具有很强的全局性。
组织协同经验。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才能保障人人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建立一个信息互通、相互协调、全面对接的高效性组织网络,进行多部门、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跳过了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多部门、多组织直接沟通交流,加快信息的流通,从而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快速开展。组织协同的形式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地方抓落实的从上而下的管理体制真正落到实处。
政策协同经验。中央在产业、教育、旅游、健康等方面出台政策,再由各地区分析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发展的具体政策。例如,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及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贵州省层面,《贵州省“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贵州省脱贫攻坚政策汇编(精要版)》《贵州脱贫攻坚最新政策》,各州、市均制定并实施了扶贫开发的重要政策,例如产业扶贫政策等。
社会协同经验。贵州打造社会力量扶贫经验特色就是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聚合各类资源实现与全省9000个贫困村“一对一”帮扶全覆盖。例如,从省国资委监管和中央在黔国有企业中,选择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县;引导和动员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民营企业对口帮扶整县脱贫行动”“百企帮百村精准大扶贫”行动等。
金融协同经验。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州市、各级扶贫开发相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由人民银行牵头,发改委,扶贫,财政,金融监管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不断加快金融机构网点的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对各地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作用。
宣传协同经验。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是促进全社会了解扶贫、认识扶贫、参与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凝聚社会扶贫资源的重要抓手。贵州充分利用发挥省级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围绕全省脱贫攻坚的工作重心,集中宣传、全面总结并呈现贵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弘扬了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司三方协同合作的典型事迹和优秀案例,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脱贫攻坚事业的良好格局。
技能协同经验。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贵州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技能扶贫专项培训行动,通过开展转移、培育、培训、扶持和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人才的“五个一批”技能扶贫专项行动,着力将贫困地区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本,实现对贫困户劳动力资源从“授鱼”到“授渔”转变,有效推动脱贫攻坚。
帮扶协同经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帮扶协同经验来自于各级党政系统富有远见卓识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于各级地方政府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主体扶贫形式上的成绩与贡献。以上海和浙江为代表的东部主要发达地区和城市与贵州建立了很好的对口帮扶合作机制。
同时,要清醒认识,贵州“多元共治”大扶贫模式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夯实和加强:扶贫扶志必须进取有为,扶贫扶智必须久久为功,资金筹措投入需要保障,脱贫攻坚队伍需要夯实,技能培训效度有待提高等。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采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需要采取发展的思路来加以克服和解决,未来优化贵州“多元共治”大扶贫模式可采取制度性分权、多主体参与、差异化产业、跨区域共享以及联席性商议等策略。
(执笔:杨志军)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