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天府之国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正式成立,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建立的民族高校。西南民族大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民族学学科是学校设立时间最早、建设成果最丰硕、学术影响力最强的传统优势学科,68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学校凝练“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校训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学校践行“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学校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铭记办学初心 牢记学科使命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事业发展亟须干部和人才队伍,根据毛泽东主席对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指示和彭德怀的电报指示,中央民委于1950年1月在北京召开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座谈会,正式启动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正式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以下简称《两个方案》),12月28日由周恩来总理签发公布。《两个方案》规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中央民族学院分院。
实际上,早在1950年,西南民族学院的筹建工作就已拉开帷幕。1950年7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维舟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经政务院批准,西南地区筹办一所民族学院,由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筹备工作。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党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南局指示,按照政务院《两个方案》的规定,拟定《筹办西南民族学院的初步计划》,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于 1951年2月23日批准了计划。在筹办计划中规定学院的任务为:“培养西南各兄弟民族的区域自治和管理政权的干部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人才,研究西南民族问题、民族语文,发扬并介绍各民族的优良历史和文化。”1951年4月,在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以前,学校已设立了民族学学科的前身“民族研究室”,研究室由时任西南民族学院副院长夏康农教授兼任,是专门从事民族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术机构。
这一段学校和学科的建立历程,清晰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民族高校的时代背景,体现了西南民族大学创立的主要任务与民族学学科的研究和应用范畴,也重温了学校建立的初心和学科建设的使命。
建校初期筑牢学科基础
参与民族识别与社会大调查。1952年2月,中央民族学院组织师生分赴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民族地区开展调研工作,西南民族学院师生承担了四川的调研任务,组织师生参与调查工作。夏康农副院长负责凉山彝族调查组,成员有李志纯、玉文华、罗运达等人,其中李志纯、玉文华承担昭觉彝族地区的调查工作,罗运达等人深入木里调查藏族社会。刘忠良副院长负责四川藏区调查工作,成员张全昌、苏克等,陈泛舟、徐铭也参与藏区的调查工作,欧潮泉、李家瑞则参与羌区的调查工作。1956年,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吴泽霖担任贵州调查组组长,在调查期间已过花甲之年,但仍带领工作组奋战在调查工作一线。他们深入贵州广大少数民族地区,详细、客观地记录了当时贵州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发展现状。调查组撰写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资料和简报,提供了大量全面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展民族研究工作。1951年至1953年,调查组搜集整理了佤族、哈尼族、拉祜族等25个民族的政治、经济、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情况资料,编印《西南少数民族情况参考资料》15辑,包括《峨边西河彝族情况》《苗、彝、布依、纳西等族婚姻情况》等,约28万字。1952年5月,调查组参加川西少数民族访问团,赴茂县地区调查访问,前后历时14个月行程两万余里,为地方党政领导开展民族工作撰写了有益的参考资料。这些民族调查资料在以后开展的民族研究工作中是极其宝贵的材料。调查组赴云南、贵州及四川甘孜、凉山等地区开展广泛的民族调查和民族文物资料搜集工作,整理、翻译和编印了《景颇族情况》《珞瑜地区阿帕达克与达无拉西两个部落情况》等资料,出版了夏康农教授等人的《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民主改革前的社会面貌》、吴泽霖教授的《大小凉山彝族的婚姻》《黔西滇东苗族的婚姻》《布依族的婚姻》《纳西族的婚姻》《关于少数民族文物的一点认识》、李安宅教授的《西南问题的研究》、罗荣宗教授的《苗族歌谣初探》《贵阳高坡苗族》等学术著作。这些成果和研究室撰写的《羌族调查材料》《草地藏族调查材料》《嘉戎藏族调查材料》和《西南十四个少数民族简况》《六个自治区简况(县以下的区)》《且兰考》等研究报告以及为教学编印的《民族政策参考文件》等,充分展示出这一时期研究工作内容丰富、成果累累。1952年起按月编印《民族工作资料索引》,1954年1月出版每集约10万字左右的《民族工作资料月报》,除印发校内各部门参考外,还内部发行近千份到全国各民族地区,深受各部门欢迎,前后共出版了78期。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西南民族大学于1951年在首任院长王维舟的倡导下建立了民族博物馆。多年来,民族博物馆坚持定期深入民族地区搜集文物资料和展品,同时接收社会各界的捐赠,很快就成为学校开展民族研究和文化展示宣传的重要平台。王维舟院长将西南少数民族访问团及少数民族人士敬献给西南民委的文物全部转拨给博物馆;1953年吴泽霖教授捐赠百余件珍藏的苗族服饰等文物及田野调查的珍贵照片,1955年吴泽霖教授担任馆长后更使博物馆在文物保存、搜集、展陈、研究、馆舍面积、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设置有“民族情况和民族政策陈列室”“四川民族文物陈列室”“云南民族文物陈列室”“贵州民族文物陈列室”四个展室。民族博物馆除在校内展出外,还多次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展览:1952年在成都青年宫举办“少数民族文物和图书展”;1954年分别在重庆、成都举办西南和四川工艺美术展览;1959年参加中央民委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十年民族工作成就展览”;1991年3月赴美国亚利桑纳州菲尼克斯市开展民族服饰展出。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博物馆加速发展,多次分赴民族地区搜集了30余个民族的珍贵文物2万余件,类型包括红色文物、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民俗艺术等多个方面。
新世纪跨越发展彰显鲜明特色
人才培养序列完整、学科方向特色鲜明。西南民族大学于1995年开始招收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03年联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申报的民族学博士点获批,同年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05年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评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2009年设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增列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博士点招生16年以来,共招收或培养民族学博士、出站博士后400余名,涌现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学术称号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0余名。特别是民族学博士点设置的藏学、彝学学科方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国内相关学术界拥有重要学术影响力和学科话语权。截至2019年,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是四川省唯一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序列的民族学重点一级学科点;民族学博士点招生数量和师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师资队伍成果丰硕。21世纪以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师资队伍得到跨越式发展,学术成果实现快速增长。学科建设中获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200余部,教师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等。此外,智库建设成效显著,作为四川省首批新型研究型智库,有30余项调研报告、对策建议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或被决策部门采纳。
学科平台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已建成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数字文献馆;扩建后的民族博物馆,展陈水平、馆藏文物、科学研究已跻身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在彝、藏、傣、纳西、瑶等民族语言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民族学学科拥有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首批新型智库。并且,国家民委、文化部、国家语委、四川省等所属的一批研究机构依托民族学学科建设。此外,依托民族学学科,2010年创刊的民族学专业学术期刊《民族学刊》于2015年荣获“第二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称号,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学术活动丰富多彩。民族学学科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力度,聘请英国科学院院士、原英联邦社会人类学学会主席、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大卫·帕金(David Parkin)教授等一批国际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并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内顶尖学术机构开展联合办学,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由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杂志编辑部合办的“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被国内学界公认为具有重要学科影响力的高端学术会议品牌;“重走藏羌彝走廊大型学术考察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旨在进一步深刻认识并发掘民族走廊丰富、宝贵、厚重的文化资源。
新时代砥砺奋进争创一流
68年来,在党的光辉民族政策照耀下,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等上级部门领导下,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刮目的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比如,在学科建设中高度重视特色发展,依托区位、语言、传统等优势,在扎根西南地区、扎根民族地区上下深功夫;重视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在民族地区建立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确立了一大批田野点,为研究生科研选题积累了大量素材;始终把学科平台建设置于重要位置,持续加大力度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科研基地、学术会议、学术期刊等,为学科发展奠定多角度的有力支撑。同时,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劣势,师资队伍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学科方向还应进行结构优化等,在这些方面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新时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8年,西南民族大学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了《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面向未来,以学科团队为核心、以学科方向为基础、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国际化水平为突破,铭记西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初心、牢记民族学学科设立的使命,就一定可以实现新的跨越。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
(编辑:牛锐)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