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认为:整体思维有助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蓝希峰 发布日期:2019-08-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8月11日至17日,由中国宗教学会、擘雅集团、上海法圣书院联合主办的“人类文明与整体思维”擘雅研修班(第一期)在北京举行。主办方介绍,研修班旨在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起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全面、客观的认识,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在专题讲座中说,整体思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所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强调相互关联、多元共构、有机一体,在和而不同中争取求同存异,在各美其美中达到美美与共,要求沟通、交流、关照、兼顾,在视域、认知、理解上能有叠合、汇聚、通融。这种思维有着“天容万物、海纳百川”之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魄。

  卓新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之间的对话和协商,而整体思维所需要的最基本元素就是对话与开放。世界宗教的共在观念就萌生于彼此的对话理解、相互包容。

  卓新平说,这种整体思维不再执着于各教之殊,而意在殊途同归,即通过各宗教核心信仰观念理解上的升华、体悟来达到一种共识。恰如当代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所言,各宗教信仰观念其实都是对一种“终极实在”所达至的理解,而“神名”如“神”“佛”“道”“梵”“天主”“上帝”“安拉”等,则是不同民族、地域、文化、语言熏染的多元解读或处境化表达,实际上是可以“情同此心”“心系此理”的。

  卓新平指出,这种“形而上”之“神”观反映出人在精神哲学意蕴中的整体观。基督宗教神学家孔汉思等人也从宗教伦理的底线要求而倡导“全球伦理”“世界伦理”,其实质即这种整体思维的表达。可以说,当代世界各宗教在保留各自传统之异时,也已经萌发出整体思维的理解方式。这有助于宗教和平,有助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值得进一步挖掘研究。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学术发展主任安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等知名专家学者为本次研修班作了专题讲座。4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研讨。

《中国民族报》(2019年08月20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