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展出的剧中李必“同款”青玉芙蓉冠
1972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小馕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戴尖顶帽的唐代胡人俑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室壁画《六屏式鉴诫图》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穿圆领袍的彩绘泥塑侍女俑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联珠对鹿纹锦
近一段时间在网上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以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主人公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影片中出现的规模宏大、繁华无比的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以及剧中展示的大唐服饰、饮食文化、市井生活场景等,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艺术冲击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故事来源于马伯庸的小说,但剧情中却多次出现新疆各地墓葬遗址中的文物元素,反映出唐朝时期西域与中原频繁的文化交流。
玉冠
作为《长安十二时辰》的二号人物,李必头戴的玉冠不是横插玉簪的传统方式,而是竖插玉簪,而且簪尖朝前,簪柄朝后,可谓别出心裁。史上是否有这种戴法不得而知,但剧中玉冠的质地与新疆和田青玉极为相似。
唐朝贵族对和田玉器的喜爱,不及汉朝痴迷,所以玉器的雕琢不如汉代那样令人瞩目。但唐代玉器的品类相当多样,碾琢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装饰的题材丰富多样,艺术风格鲜明。明代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对唐宋时期的玉器作过高度评价:“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
当时的玉器大量使用精美的和田玉,实用玉器增多,取代了丧葬类玉器。无论是用于装饰的玉带板、首饰,还是生活中使用的玉碗、玉杯,都制作得精巧细腻,造型新颖别致,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金镶玉是唐代首饰的一大特点。玉首饰使用上等的和田青白玉,再用黄金作为装饰,使唐代首饰金碧辉映、典雅富丽,对后世的玉器首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老的食品——胡饼
在《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中,长安街头一位戴尖顶帽的男子掀开餐布,露出一叠叠香喷喷的胡饼并吆喝着:“胡饼。”可见,来自西域的胡饼是当时长安百姓常见的食物之一。
胡饼出现在长安街头并非凭空捏造,吐鲁番古墓出土的实物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中发现了一个1000多年前的小馕。此馕直径只有3.9厘米,用白面制成,表面有芝麻,保存得相当完好,已经和现代人常吃的“托喀西”馕没有什么区别。
唐代白居易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说明,新疆的胡饼传入中原地区后,也深受汉族人民的青睐。
尖顶帽和翻领袍
唐朝长安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服饰文化也体现出多样性。有些服饰来自西域,如西域胡人戴着尖顶帽,穿着翻领袍和黑皮靴,给长安城的服饰文化增添了别样色彩。而这些服饰元素,在吐鲁番出土文物中也可以见到。如1972年出土于阿斯塔那墓的彩绘泥塑胡人俑,身着翻领袍和皮靴,就是唐代西域居民的典型装束,头戴的幞头则来自中原地区。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戴尖顶帽的胡人俑,穿着的长袍左边为大翻领,右边是斜领。服装领子不对称,是唐代西域胡服的特征之一,在龟兹壁画中也可以见到,这类服装在《长安十二时辰》中较为多见。
剧中出现的尖顶帽也来自西域。从考古发现来看,尖顶帽在新疆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尖顶帽由毛毡缝制而成,也有用毛线编织而成的。阿斯塔那墓戴尖顶帽的胡人俑,头戴的翻檐尖顶帽子被学者们认为是用毛毡缝制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尖顶帽种类不一,不仅有毡制的,还有皮革制成的。
《六屏式鉴诫图》
在《长安十二时辰》第三集中,宰相的豪宅墙壁上隐约可见几个人的形象,这与吐鲁番墓室壁画《六屏式鉴诫图》中的人物十分相似。《六屏式鉴诫图》长4米,绘于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第126号盛唐时期古墓葬里的墙壁上。画面由6幅图组成,两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器物,左边的图形像个倒置着的钟。
壁画的中间是4幅人物画,每幅只有一人。左起第一幅人像盘膝正襟危坐,两手兜于袖中,环抱于胸前。胸部方格内似写有“玉人”二字。人物形象和悦,微启其口。第二幅人像坐于席上向右侧,嘴部罩有一布,背后方格内书有“金人”二字。第三幅人像张着嘴,半跪半坐,两手伸向前,神态激昂,似在与人申述和争论,身前有“石人”二字。最后一幅人像是一位席坐的长须老者,两手交袖,身上没有任何文字。据考证,这种壁画很可能是按照死者生前独特的心愿,在营建墓穴时按指示画上去的;从内容上看,似乎体现了墓主所笃信的人生哲学或做人的准则,或许还包含了对后人的告诫。
女着男装、帷帽
《长安十二时辰》中女着男装——女子和男子一样穿圆领袍、乌皮靴、系蹀躞带,在唐朝是常有的事儿。实际上,这种穿着习俗也来自西域,在吐鲁番出土文物中比较多见。
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彩绘泥塑侍女俑,身穿绿色圆领袍,下穿白色长裤,右手置于右肩上,左手置于腰带部位。圆领袍是唐朝男装中最为流行的服饰,它和幞头、靴子成为当时男子的套装。该俑穿着的绿色圆领袍,反映出唐代女子女扮男装的流行时尚。
时尚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服装的流行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服饰的胡化是这一时期胡人进入中原社会的结果。《洛阳伽蓝记》讲于阗国“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唐代流行的“女扮男装”,是当时社会风俗特征的表现。
与女着男装相比,更具唐朝时尚风格的还有长安城里头戴帷帽飘然而过的艳丽女子。这种只有在古代文物中才出现的帽饰,生动地再现于荧屏,让人感受到唐代女子服饰的魅力。戴帷帽的现象在历史文献中有过记载,而吐鲁番出土的一件戴帷帽骑马仕女俑,印证了这种服饰在边疆地区同样十分流行。
联珠纹锦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无论是在官府里或是在长安街上,时常可以看到穿联珠纹服饰的男子形象。这些联珠纹与阿斯塔那墓出土的联珠纹锦非常相似。
联珠纹是在一圆形中间安置主题纹样。主题纹样一般为动物、人物、花朵,或只取动物头部,或成双成对的动物,周围用圆环围绕,形似一串联珠。它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纹饰图案,早在吐鲁番北朝墓葬中就已经出现。
起先,联珠纹流行于波斯地区,南北朝时期传入西域,后由西域传至中原,唐朝时期非常流行。联珠纹锦在中原出土比较少,在吐鲁番发现得比较多。此外,在青海省的都兰墓葬中也发现了一些带有联珠纹的丝绸。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过联珠对鹿纹锦、联珠对羊纹锦、联珠对马纹锦、联珠孔雀纹锦、联珠团花纹锦等。在若羌县还出土过宋朝时期的联珠灵鹫纹锦袍,这充分说明带有联珠纹的丝绸深受西域居民的喜爱。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