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座谈交流、参观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辉煌历史,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新疆和田县委讲师团干部买地娜木·买托乎提感叹。她表示,要把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融入宣讲中,让更多人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5月17日,在北京市“铸牢”宣传月期间,来自新疆和田的北京援疆“铸牢”百姓宣讲团,与北京市“铸牢”宣讲团成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座谈交流,并现场观摩“铸牢”文物古籍展示范宣讲,在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
参观“铸牢”文物古籍展时,宣讲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边听边看,不时举起手机拍照留念,沉浸式了解文物古籍背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
展厅里,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主席的信件,让“库尔班大叔”的曾外孙女、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讲解员如克亚木·麦提赛地感触颇深。
“奶奶告诉我,曾外祖父去世前给后辈留下遗嘱——永远不能忘记党和国家的恩情。我们始终铭记这句话,努力工作,建设家乡。”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这句话不断地激励着她,让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登上了“辽宁舰”,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梦想。退役后,她回到家乡,成了一名讲解员,不仅给广大游客讲曾外祖父的故事,也讲家乡的变化。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北京援疆干部带领我们成立了‘库尔班大叔感恩祖国民族团结互助公益基金’,基金累计帮助各族群众8000多人,捐赠现金和物资折合500多万元;还协调爱心企业帮助我们成立了‘库尔班大叔水稻种植合作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出了享誉世界的羊脂籽米。”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介绍。
在边销茶展品前,买地娜木·买托乎提驻足良久。“在和田地区,茯砖茶、黑茶是我们常喝的饮品,居然是南方地区生产销往新疆的,这让我感到很亲切。它们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纽带,把各族儿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她说。
本次来京,买地娜木·买托乎提带着“稻香村的故事”前来宣讲。“在和田,援疆专家和当地群众群智群力,经过长期的反复实验,完善水利系统、改良土壤、弱化碱性水质,为大面积种植水稻提供必要条件。现在,1800余亩集中连片水稻田呈月牙状延伸,形成了独特的沙漠稻田景观。”买地娜木·买托乎提介绍说。
在展厅“花瓣墙”前,宣讲团成员从缓缓打开的“花瓣”中拿出古籍影印本,在书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在“同心共振”互动区,众人将手掌覆于鼓面,聆听各民族音乐的交响……
活动接近尾声时,来自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的乌兰牧骑队员们,为和田的朋友们献上热情的歌舞表演;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舞蹈演员奴尔比亚·木塔力甫则用大型舞剧《五星出东方》的经典舞段回礼,劲歌热舞彰显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
1996年,北京市开启对口支援和田工作。29年来,北京援疆不仅为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也推动了京和两地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北京援疆“铸牢”百姓宣讲团成立于2024年。本次来京宣讲的12名成员,由和田地区农牧民、舞蹈演员、西部计划志愿者等不同行业代表组成。他们将走进党政机关、学校及对口支援单位等地,面向干部、师生、基层群众等开展专场宣讲,讲述北京市援疆工作结下的累累硕果,讲述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景象。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