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红棍舞出幸福来》节奏欢快,器乐演奏《侗人心弦》旋律激昂,歌曲《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点燃全场激情……3月30日,“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千年桂林景区举行。
此次活动由江苏省泰州市民宗局与桂林市民宗委共同主办,来自广西、江苏、内蒙古、云南、贵州、河南等省(自治区)近30座加入联盟的城市的民族工作部门、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活动。
“‘丝路信使’捎鸿雁深情,‘一带一路’绘美好愿景。我们希望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聚力发挥各联盟城市资源优势,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新格局。”泰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克俭说。
从车轮传情到文化连心
“2000年前,‘丝绸之路’穿山跨海,打开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大门。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赞叹‘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8年前,‘丝路信使’从泰州一路西行,沿途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丝路信使”联盟发起人,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泰州市民促会会长蒋凯介绍。
“丝路信使”起初是一项自行车赛事。2017年首届赛事从泰州启程,途经6个省(自治区)29座城市,历时26天,行程5171公里,最终到达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
“考虑到自行车运载能力有限,活动覆盖面有限,我们便组织江苏援疆干部家属和在江苏就读的新疆学生为在新疆的亲人捎信,‘丝路信使’由此得名。”蒋凯说。
8年来,“丝路信使”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丝路信使”民族工作特色品牌,通过在江苏、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的丝路沿线城市开展体育赛事、各族青少年交流、文艺演出、公益慈善捐赠、直播带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沿途播撒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为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好效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进国家民委联合有关部门实施的“三项计划”落地落实,2023年,泰州市成立“丝路信使”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联盟,联合来自全国9个省区的22座城市发表联盟宣言,构建东西部地区民族工作互学互鉴、共建共享机制,更好凝聚合力,促进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泰州市民宗局局长张金华介绍,今年是联盟成立的第三年,将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重点规划青少年丝路研学、联盟城市文旅资源联动推介等活动,共同挖掘和整合沿线城市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创产品、旅游路线,共同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
2025年“丝路信使”联盟旅游促“三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演员们在表演。郑涵月摄
文旅为媒搭建沟通平台
作为第一批加入联盟的城市之一,桂林市主动申请举办2025年旅游促“三交”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时值广西传统佳节三月三,桂林连日来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希望来自各联盟城市的朋友在此共同感受特色文化,相互欣赏、学习。在唱山歌、抛绣球、品尝美食、参与体育项目中拉近距离,让感情愈发深厚。”桂林市民宗委主任戴伟鹏介绍,桂林拥有世界级山水资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优势,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启动仪式,进一步密切联盟城市往来,深化与联盟城市在文旅产业、青少年交流、理论研究等领域的协作,探索跨区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随着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联盟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2024年,在原有22个城市的基础上,河南省开封市、洛阳市、新乡市及贵州省黔南州、甘肃省武威市等市(州)加入联盟。本次活动现场,内蒙古阿拉善盟,云南曲靖市、昭通市,甘肃嘉峪关市等4个市(盟)举行了入盟仪式,并向5名“丝路信使”颁发了旅游推广大使绶带。
“联盟作为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载体,在聚力发挥各地优势,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嘉峪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委主任江玉花说,嘉峪关作为河西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融合与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地区。成为联盟新成员后,嘉峪关市将切实发挥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与联盟城市联系,组织各族青少年学生互动交流,共享文旅资源,互推旅游信息,助力促“三交”。
同心共绘“三交”新图景
在桂林山水间抛绣球唱山歌,赴阿拉善大漠策马赏胡杨,到洛阳龙门感悟盛唐气象,去徐州云龙湖畔品读彭祖文化……启动仪式结束后,现场开展了联盟城市旅游促“三交”座谈交流,10余个联盟城市进行文旅项目(线路)推介活动,积极推介各地美景。
“徐州2023年加入联盟,是首批成员之一。联盟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每年举办的相关活动,让各个联盟城市之间加强了联系,促进互联、互通、互动,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纽带。” 江苏省徐州市民宗局民族处处长范瑞远表示,徐州将继续与各联盟城市互动,开展文化经济交流,协同助力“丝路信使”品牌内容更丰富、活动更生动、影响更广泛。
近年来,联盟城市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实施“三项计划”,共拓交流渠道;加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平台建设、政策支持,促进联盟城市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建立完善跨区域民族工作协作机制,实现区域环境共治;放大“丝路信使”品牌效应,创建“一城一品”品牌等。
“‘丝路信使’是江苏省、泰州市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而精心打造的民族工作特色品牌。”江苏省民宗委副主任邓飞表示,江苏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以联盟协作机制为抓手,助力联盟城市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跨区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泰州样板”。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