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三月三两岸书画家同绘一幅画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本报记者 肖静芳 发布日期:2025-04-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幅丹青,两岸共绘。3月31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三月三”节庆活动的书画摄影诗歌展览上,二十多位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和当地各族群众见证了一幅特殊画作的“面世”。现场气氛热烈,人群中不时传出惊叹之声。

  随着画卷打开,人们看到了一幅大气磅礴的画作——两峰高耸,云海翻涌,草木繁茂,帆影点点。两米多长的画卷,水墨氤氲,境界旷远,尽显中国山水画之神韵。

  一位戴着眼睛、气质温婉的长发女士站在画前。只见她俯首研磨、蘸墨、掭笔,略一沉吟,提笔在画卷落款处从容题下一行娟秀的小行书:“玉立蓬莱,五指琼崖,云天共济,山海相连 ”。

  放下毛笔,女士指着画作含笑向众人介绍:“这幅画的右侧是台湾最高峰玉山,仿佛立于蓬莱仙岛;画的左侧是海南最高峰五指山,五指连翠。两座山峰云天共济,相辅相成;台湾和大陆山海相连,没有分开。”

  “好!”话音未落,人群中已是一片叫好声和掌声。

  女士不疾不徐地接着道:“诗书画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我们的文化,立根是在一起的,割也割不断。希望我们坚持下去,让中国传统书画生生不息。”

  “好!”掌声再次响起,越发热烈。人们的激赏之情,溢于言表。

  女士名叫袁之静,出身于台湾的书画世家,习画四十余年。这次“三月三”节庆活动,应海南方面的倡议,她和台湾另一位陈姓画家花了一个多月,创作了画作的右半部分——台湾山水。

  这“半壁山水”拿到海南后,由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阮江华完成了左半部分——海南山水。

  “海南和台湾自然风物相近,我就用两地都有的槟榔树和木棉花作为过渡,连接玉山和五指山。”阮江华介绍,山峰下海面上船只穿梭,象征两岸的密切往来。

  “很奇妙的是,我们并没有就创作进行沟通,但画出来却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袁之静感慨地说,就好比这次她虽是第一次参加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但大家互动默契,相处轻松,让她倍感亲切。

  “琼台少数民族交流活动已开展多年了,今年我们精心策划两岸共绘一幅画活动,希望为多年友好交流留下一些成果。”海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专职副会长刘芳颖说。

  据了解,海南自2011年在保亭县建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以来,每年都会组织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代表人士到海南过“三月三”和“嬉水节”。海南黎族与台湾少数民族风俗相近、文化相通,两岸同胞在交往交流中越走越亲。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玉山五指山山海相连,两岸同胞心心相印。”刘芳颖说。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