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葱”劲十足丨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权若青 周阳 发布日期:2025-03-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如同往常一样,上午9点,黄凤平来到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镇水潮社区的蔬菜基地。作为威宁一家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今年是他扎根威宁种植香葱的第4个年头。

  刚到威宁时,当地群众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凤平脚上的那双皮鞋,锃亮得像一面镜子。“以前水潮社区的农业产业不温不火,群众积极性不高。初来乍到,我打扮得‘抻抖’一点,让大家觉得我有实力,提振信心嘛。”谈起脚上的皮鞋,黄凤平摆出了心里的“小九九”。

  黄老板的“葱劲”其实很足。

  “我的家人大都在云南昭通镇雄县搞香葱产业,有的开洗葱厂,有的攻种植技术,有的跑市场。”有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和稳定的后盾支持,黄凤平自然有底气,“种植香葱的土壤、气候、湿度,我手拿把掐。”当黄凤平把70亩香葱卖出了好价钱,大伙打心底佩服:“没想到黄老板还是个‘老把式’!”

  群众的“冲劲”更足。

  “好土良田种香葱,群众得实惠,企业有收益,黄老板的这股‘葱劲’点燃了大伙的冲劲。”水潮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六军说,不少村民迎头赶上,纷纷种上了小香葱。

  “谁在地里本事大,我们就服气谁。”村民李明姝笑着说,“我们埋头种葱,黄老板带着我们挣钱。”

  “我农忙时在蔬菜基地务工,一天收入100元左右,闲时在社区做保洁员,一月收入500元,算下来一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李明姝算了一笔账。

  看到群众种植热情高涨,黄凤平与社区干部一起积极探索轮作复种技术,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群众发展青菜等越冬蔬菜种植。

  现在的黄老板,鞋底沾满了泥巴。“带着群众一边抓生产、一边跑市场,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哪里顾得上打理自己的形象。”黄凤平说。

  黄凤平每天有项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查看“全国小葱实时行情表”:单价、涨跌、趋势,这些信息了然于胸。小香葱3个月就成熟一茬,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总会定期更新。看着基地里的青翠葱苗随风摇曳,黄凤平笑言:“我又忍不住要发朋友圈了。”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