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火点燃农业未来
来源:中国民族报 龙华 刘思玮 发布日期:2025-03-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阳光洒在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园区内,金黄的油菜花海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的气息。池塘边,绿草茵茵,一群青年学生正挥动铁锹,共植“同心树”。

  3月16日,中南民族大学携手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创业研学活动,各族师生欢聚一堂,共同领略现代农业魅力。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李佳雨蹲下身,轻轻压实树根旁的泥土,桂花树苗在春风中挺立。不远处,几名学生提着水桶小跑而来,水花溅湿了衣角,却掩不住眼中的兴奋。“这是我们浇下的第一桶‘团结水’!”有人喊道。

  大家你一锹我一锹,挖坑、扶树、培土、浇水,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树。

  随后,师生们移步至油菜试验基地。连绵的金色花浪中,身着百褶裙、氆氇,佩戴银饰的学子们穿梭其间,衣袂与花瓣共舞。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民艺农情秀”活动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学生们分组参与围绕农耕文化、农业科技、生态保护等主题设置的知识问答活动。

  一组学生围在“悯农园”农耕文化长廊前,指尖抚过斑驳的木制扇车,榫卯接缝处透着岁月的痕迹。“这是扇车,以前我们就是用这个来将稻谷中的谷壳、糠灰及瘪粒等吹走,留下颗粒饱满的谷子。”讲解员介绍道。大家握住手柄,木轴“吱呀”转动,谷壳随风扬起。

  “哇,好多种子!它们是农业的芯片。”转入农业种子基因库,一盒盒种子如星辰排列,摆放在一个巨型透明圆柱体展示架上,蔚为壮观。

  基因编辑技术优化作物品种、AI种植、无土栽培、智能灌溉系统、垂直农业……一系列前沿技术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的巨大影响——农田变身“智慧工厂”,农民变身“科技达人”,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随后,学生们还参观了院士专家风采展示长廊、循环农业、湖北农业科普、田间农作物等展示区,了解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和生态养殖等相关知识。“原来一朵油菜花、一把麦穗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大家纷纷感叹。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共建实践实训基地,践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理念,积极推进学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高质量建设。

  “这种‘以教促创、以创育人’的新课堂,让我们在‘学与思’的过程中习得思辨力和想象力,激发出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学生马丽媛说。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潘泽江表示,目前,双方合作已从基地共建迈向资源共融,将为青年学子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以创新之火点燃农业未来,以团结之笔绘就振兴华章,为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人才支撑与科技保障。

  夕阳西斜,活动临近尾声。“今天的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学生们能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更能切身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看到活动中各族师生亲如一家的美好场景,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部部长韩文思颇有感触。

  据悉,中南民族大学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把创新创业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合起来,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