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指出,“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边境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守边根基更加夯实、边境发展更加迅速、边疆国土更加安全、边民生活更加幸福,各族群众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激情更加昂扬。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生活品质大幅提高。一是交通更加便利。随着贯穿隆子县边境乡镇的219国道建成、公路保通工作的高效,隆子县不通公路的“边境孤岛乡村”成为历史。2022年底,山南隆子机场建成通航。二是用电用水更加安全。国家主电网在隆子县边境乡村实现全覆盖,并落实电价减半政策。乡集中供水厂项目正式投用,为群众送上干净安全的饮用水。三是边境乡村网络建设提速,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快递物流延伸至行政村,网络购物更加普遍。四是住房安全更有保障。随着边境小康村建设全面收尾和搬迁安置工程落地,边境地区各族群众住上了钢筋水泥“小别墅”。2024年,援藏工作队帮助斗玉乡新建高标准小学和乡卫生院,为乡亲们创造了更加舒适的学习和就医环境。五是民生保障更加到位。西藏建立了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全民公费教育体系,教育“三包”年生均经费标准达到5620元,今年已决定提高到5700元,医疗、养老等基本实现与全国同步发展。
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致富路越走越宽。一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民宿、餐饮等服务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旅游收入逐年攀升。二是鼓励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务工收入。组织群众严格履行护边员、护林员等生态岗位职责,严格落实普惠性边民补贴、草畜平衡补贴等各类惠民补助。三是通过产业项目分红、土地流转收益等,村集体经济也实现大幅增收。
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基层活力充分激发。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原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以“共学党的理论固信仰信念、共建基层组织固一线堡垒、共促民生改善固脱贫成果、共树文明新风固民族团结、共守神圣国土固边境安宁”为主要内容的“五共五固”军地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着力把边境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桥头堡、民族团结工作队、群众致富带头人,让党旗始终在祖国边境地区高高飘扬。二是紧紧抓住基层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农牧民群众、寺庙僧尼四个群体,持续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活动,切实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提升政治素养。三是结合基层实际,开展纪念英雄烈士、共走巡边路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带领各族群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把对党的无比忠诚、对祖国的赤诚热爱融入每一寸国土、铭刻在每一座界碑,谱写“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篇章。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