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副院长边巴拉姆委员:完善机制,用好边疆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
来源:中国民族报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边巴拉姆 发布日期:2025-03-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在各民族交融汇聚的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这些资源,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层面加以阐释,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教育、宣传、法治,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这三个层面的机制不仅可以独立运行,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交叉运作,有助于形成合力,更好推动相关工作。

  完善教育机制。一方面,选择边疆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中主题鲜明、影响较大的事件和典型人物,编进中小学语文课本或者辅助教材、课外读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五个共同”的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注意中小学生、大学生等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层次,在内容选择上各有侧重。另一方面,灵活开展实践教育,比如,组织参观调研、编演文艺节目、跨地区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等。

  完善宣传机制。在主体上,进一步明晰边疆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主体和受众主体,明确宣传主体的主要任务、组织保障、监督责任、考核方式等,把党员干部、学生群体和基层各族群众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对象。在方式上,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进行精准推送。在内容上,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在方法上,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建立完善宣传效果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法治保障。要将边疆爱国主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化进程中,从立法工作、法律实施、效能评估、普法宣传等维度,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编辑:王琪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