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别·奥云毕丽格,女,蒙古族,新疆伊犁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92057部队一级上士。边别·奥云毕丽格长期致力于捐资助学、扶老帮困等社会公益事业,资助了数名困难学生和多户困难家庭。个人先后荣立嘉奖2次,荣获“四有”优秀士兵2次、广东省“拥政爱民模范个人”等称号。2024年9月,边别·奥云毕丽格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边别·奥云毕丽格(中)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边别·奥云毕丽格供图
边别·奥云毕丽格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个普通牧民家庭。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一家人生活逐渐改善。考上大学后,边别·奥云毕丽格靠着助学金和勤工俭学顺利完成学业。
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边别·奥云毕丽格在大学期间积极主动参加义工活动,经常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参军入伍后,凭借不服输的韧劲,边别·奥云毕丽格克服了气候不适应等困难,熟练掌握了潜水、野外生存、刺杀捕俘、特种射击、直升机索滑降等40多种技能,迅速成长为连队训练尖子。
在“三战”兼职骨干、“三防”、兼职卫生兵等多项集训中,边别·奥云毕丽格均取得优异成绩。她还参与了“寒训—2016·库尔勒”、2018年“国际军事比赛·海上登陆”闭幕式、海军赋予的专项安保执勤等大项任务,个人年度军事训练成绩连续10年被评定为良好以上。
通过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边别·奥云毕丽格思想逐渐成熟、理论功底日渐深厚。
边别·奥云毕丽格长期担任连队和新兵营思想骨干,通过制作家乡美食、帮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式,帮助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各民族战友适应军营环境、融入部队生活,连续两年获评训新“优秀班长”。
2015年,超强台风“彩虹”正面登陆驻地,造成当地缺水断电、道路阻断,损失巨大。边别·奥云毕丽格主动请缨,随单位前往灾区抢险救灾,作为小队长带领队员连续3天清理受灾街道、抢救受损物资。
“连队经常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宗旨教育和拥政爱民教育,让我更加坚定了回报社会和帮助困难群众的信念。”边别·奥云毕丽格说。每年,她都会随连队参加“学雷锋”等社会实践活动,到周边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走访慰问附近孤贫老人,给老人们剪指甲、洗头发,被老人亲切地称为“女儿”。
每次休假回家,边别·奥云毕丽格都会抽出时间走进学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讲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故事。她还捐资助学,用自己攒下的积蓄,买来学习用品和书籍送给孩子们。
小女孩热米那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一人料理家事,爷爷因病住院,使得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一次走访活动中,边别·奥云毕丽格走进了热米那的家,看到墙上贴满了奖状和百分试卷,她下定决心资助这个孩子。“你好好学习,剩下的交给我。”边别·奥云毕丽格摸着热米那的头说。
边别·奥云毕丽格资助的学生中,有30人考入大学,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每每收到他们发过来的一张张奖状和成绩单的照片时,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希望他们用知识去改变命运,但无论走多远都能不忘来时路,建设家乡,回馈祖国。”边别·奥云毕丽格说,她希望自己资助过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机会走出去探索和发现更广大的世界。
浪花奔向大海,星火汇聚成光。在边别·奥云毕丽格影响带动下,50余名战友积极加入“爱心小分队”,为有需要的孩子捐款捐物。2020年,边别·奥云毕丽格所在营队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兰木乡海军希望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边别·奥云毕丽格常常给孩子们讲述自己成长成才、投身强军事业的经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党爱国和民族团结的种子。
近年来,边别·奥云毕丽格多次受邀赴一线作战部队、陆军军医大学等单位作事迹报告和交流。2024年上半年,作为“星光”理论宣讲员,边别·奥云毕丽格累计开展了“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主题巡回宣讲20多场。
202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期间,伊犁州多所学校组织观看了关于边别·奥云毕丽格的专题报道。“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争取成为像雷锋同志一样的军人。”边别·奥云毕丽格说。
“对我来说,能够帮助到别人,并引导更多人投身公益,是实实在在的收获,当然这也在提醒我不忘初心。虽然个人的力量比较微弱,但它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边别·奥云毕丽格说,“哪怕我的力量只能帮助一个人,我都会坚定不移走下去,为他人带去阳光和温暖,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