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黄四姐”牵手“刘三姐”千里会歌旅游促“三交”活动启示录
来源:中国民族报新媒体部 张鹤林 樊艳妮 罗一萌 发布日期:2024-11-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24年夏秋正处于旅游旺季,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创新落实国家民委“三项计划”,有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湖北省、恩施州民宗委的指导下,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区联合开展了“黄四姐·刘三姐”千里会歌旅游促“三交”系列活动。

  从湖北建始到广西宜州,两地相隔近千公里。“黄四姐”与“刘三姐”,同为两地深受群众喜爱、高度认同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符号。宜州“刘三姐”与建始“黄四姐”牵手合作,以歌为媒,奏响文旅融合促“三交”新乐章,营造出两地各民族群众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本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黄四姐”“刘三姐”的千里会歌,引导两地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提升两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两地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歌为媒,厚重的文化底蕴奠定了旅游促“三交”的基础

  《黄四姐》是一首各民族共享的经典民歌,讲述的是一名汉族货郎哥钟情土家姑娘黄四姐的经典爱情融合故事。该曲以喜花鼓欢乐明快的节奏,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馈赠定情信物的情节,经历百年而不衰,唱响省内外,生动演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故事。

  《刘三姐》有“歌仙”之誉,是善于用歌声表达不向封建恶势力低头的勇敢不屈的人物形象,她的歌曲在广西各族群众中都有传唱,是岭南各族人民共同塑造的歌仙形象。

  两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当地极具文化底蕴的民族符号,都是当地极度认可而被各族群众广为传唱的人物形象,深入挖掘“黄四姐”和“刘三姐”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底蕴,结合广泛的群众基础,奠定了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文化浸润,丰富的文旅融合提升了旅游促“三交”的价值

  多方位搭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将两地不同的文化产业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各类群众文化交流活动中,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促“三交”的价值。

  本次活动中,广西宜州《刘三姐》《打铁花》,建始《黄四姐》《建始围鼓戏》《花坪火龙》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的融入,使得整个活动变成了一个传播两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的流量平台。在民族大联欢歌舞的海洋里,加深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时,通过文化载体全力开辟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赛道。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释放产业发展势能,不断提升“千年古县 康养建始”品牌影响力,以文旅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深度交融,全面的嵌入发展彰显了旅游促“三交”的效应

  活动期间,建始县人民政府和广西宜州市人民政府开展跨区域旅游促“三交”活动,签订了两地跨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创新引领、人才共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旅游需求,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旅游促“三交”效应。

  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同时,把文化资源优势有机融入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两地各族群众在文化上互动、游客上互流、信息上互享,跨区域双向就业创业、投资兴业,联手打造出更多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打造新型旅游发展业态,拓展创新链、丰富服务链、做大产业链,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推进两地各族群众深度交融,真正赋予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