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动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 手艺出效益,品牌升价值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11-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四川省民族手工艺种类繁多,涵盖传统美食、刺绣、染织、编织、手工画、雕塑、陶艺、漆器、金属工艺等类别,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

  近年来,四川响应国家民委关于民族手工业品牌培育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致力于通过“技艺转化为经济价值、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的创新模式,大力实施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试点工程。省级民族工作部门每年重点支持20个县开展民族手工业数字化改造、模块化生产、商品化转型、市场化营销,推动民族手工业实现中华文化、生产要素、产业链条、销售渠道四个融合,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赋予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以“三个意义”。

  创新方式,推动非遗时尚化

  “马边彝绣始于三国,盛于明清,一直流传至今,是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瑰宝。”马边彝绣传承人乔进双梅说。

  马边彝绣配色大胆、花纹独特,在追求服饰个性化的今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5年,乔进双梅联合几位绣娘创办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之后,迅速打开了市场。

  “我们分片区在6个乡镇设立工作服务站,在马边县15个乡镇开设彝绣培训班,累计开展培训超500场次,培训绣娘超3万人次。”乔进双梅说。培训提升了绣娘的技艺水平。目前,合作社已带动800多名绣娘就业增收。

  绣娘们结合市场需求和审美趋势,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将现代时尚元素融入作品中,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的刺绣文创产品。这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乡村振兴,为手工艺人带来可观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彝绣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国家级非遗“羌绣”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左)展示“羊角花-民族大团结”刺绣作品。四川省民宗委供图

  来自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国家级非遗“羌绣”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是党的二十大代表。这些年,为了推广羌绣技艺,她在全县免费培训绣娘2万余人次,带动500余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如今,利用数字化技术,羌绣产业实现融合创新,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陈云珍和绣娘们与中国李宁品牌合作,共同设计了《羊角花开》主题绣章,30天完成2100个绣片的制作;注册伊珎羌绣有限公司,开展“天才妈妈”北川羌绣梦想工坊项目。在传承与创新的征途上,绣娘们秉承古法、融汇现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勾勒出时代的华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绽放魅力。

  打造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每到周末,乐山市金口河区老鹰茶销售部前,总是围满尝鲜的食客。老鹰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黎峰杜、黎俊佑忙得不亦乐乎。

  “有创意”“味道好”“巴适”……每当听到游客的肯定,黎峰杜十分自豪,“把老手艺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老鹰茶是一种“非茶之茶”,实际上是毛豹皮樟的嫩枝,是我国特有的古茶种,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唐朝时被定为贡茶,是大巴山一带老百姓的挚爱。

  “传承手艺不能死板,要与时俱进,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黎俊佑从小便跟着父辈采茶、制茶,练就了一身手工制茶的本事。他一改过去传统工序,茶叶经过晾晒、杀青、揉捻、散热、摊晾、干制等工序,制作出优质老鹰茶,茶叶更香、更耐泡。

  四川定期开展乡村艺人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注重引导手工艺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学习经营知识,打造品牌,培育会设计、精技艺、善经营的手工艺人才,引导手工艺人走品牌发展之路。

  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就必须将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近年来,四川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手工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促进了“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型升级。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的藏羌织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古夷彝秀服饰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基地+绣娘”的运营模式,不仅实现了刺绣作品的商业化,还带动了2000多名的各族妇女就地就业。杨华珍的藏羌绣图文还被国际知名品牌采用,为国际潮牌产品“穿上了一件民族特色的衣服”。

  甘孜藏族自治州手工艺人将藏族烫画、唐卡制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对绘画工艺的创新运用,作品内容从原来单一的宗教图画向自然山水、现实人物和历史故事拓展,赢得市场的青睐;泸州市古蔺县的苗族蜡染桌布、手提包、床上用品四件套、笔记本等产品畅销多地。

  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绵竹木版年画,要先在稿纸上勾画图案,再反贴在木板上,按线条雕版,然后印刷、着色,形成漂亮的年画。”绵竹年画传承人李明生说,他的工作室常常迎来研学团队,他总是耐心讲解绵竹年画的起源、内涵、特征、价值等,并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让大家切身感受这一艺术的独特魅力。

  绵竹年画展示馆内的研学团。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孩子们参与年画制作的全部工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李明生说,孩子们乐意学,这门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

  近年来,四川整合非遗工坊、行业协会、高职院校等平台,打造共建类民族手工艺项目,不断健全民族手工业培育体系。各族手工艺人通过文旅行业广泛参与,各地游客深度融入体验,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美与共”的魅力。

  此外,四川还开展“出口商品世界播”活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专场)、“世界播川西行”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助推四川民族手工艺品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文旅推介活动上,阿坝州、甘孜州向社会公众展示推介文旅资源和民俗风情,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手工艺资源,四川全面推动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相关行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通过讲好民族手工业背后的故事,四川将民族手工艺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凝聚起团结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四川省民宗委供稿)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