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籽籽同心奏响团结乐章——青海省贵德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丨争创示范在行动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10-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地处黄河之滨,共同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等20多个民族。历史上各族人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儒道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屯边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互鉴融通,留下一段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佳话。

  贵德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近年来,贵德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行走在贵德县的街道社区、乡村牧区,处处可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场景。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凝心聚力写好青海省“一优两高”和“四地”建设的贵德篇章。

  高位推动、全域创建,形成浓厚氛围

  草原大地“马背宣讲”、农家院中围炉夜话、农牧民夜校里认真聆听……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是贵德县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法律知识普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覆盖各行各业、进入千家万户的真实写照。

  贵德县紧跟时代步伐,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全县各领域,从城镇到乡村,从农村到牧区,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群众认可的示范乡镇、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社区“石榴籽家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近几年,每年年初,贵德县都会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研究出台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对标对表国家民委印发的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创建单位特色亮点提炼等工作进行常态化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和短板及时督促整改。

  为强化理论武装,贵德县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学习内容,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资料,每年定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贵德县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媒体平台刊发典型经验事迹、创建动态,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大家谈”等特色栏目,制作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传片、短视频,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推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

  为加强示范引领,贵德县有计划、有重点培育一批工作品牌。如,“人文河阴”“灵秀新街”“魅力拉西瓦”等乡镇民族团结品牌,“儒雅教育”“做最好的自己”等学校民族团结品牌,“移动便捷服务队”“移动办公桌”“社区微型就业服务站”等社区“石榴籽家园”服务品牌。依托贵德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大史家光荣历史展览馆、常牧镇周屯村史教育馆、贵德县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打造展示贵德改革发展成果的“新窗口”、社会各界参观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阵地”。

  今年9月,贵德县组织开展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贵德县各行各业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创建工作,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

  在机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配强“窗口”单位“双语”人才,基层干部服务各族群众的能力显著提升;

  在乡村,充分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和民族节庆等契机,组织各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因地制宜做好创建工作;

  在社区,积极推动“石榴籽家园”建设,一大批特色鲜明的石榴籽服务品牌不断创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扎实推进;

  在学校,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得到普及,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共学成为常态;

  在军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双拥”工作有机结合,丰富军地团结内涵,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在企业,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投身光彩事业、“百企帮百村、百企兴百村”行动,促进各民族互嵌发展、同心共富;

  在寺院,组织开展“五好”和谐寺院和“五爱”宗教人员评选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家庭,以“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为载体,以良好的家教家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在市场,深入开展“规范管理、诚信经营、保障权益”活动,创建活动覆盖全县大型商场,示范达标率为100%;

  在景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努力构建和谐文明团结向上的贵德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促“三交”计划落地;

  在网络,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好典型、好声音、好故事,把互联网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

  ……

  经过不懈努力,贵德县于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先后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4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6个、模范个人6名。成功命名省级示范乡镇3个、示范社区2个、教育基地2个,先后创建州级教育基地7个、社区“石榴籽家园”7个、示范区示范单位181个,命名县级教育基地8个、社区“石榴籽家园”11个、示范区示范单位359个,示范创建率达97.8%,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心民族团结、人人争当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

  互嵌融居、共建共享,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围坐在一起缝制鞋垫的妇女们有说有笑,与社区工作人员讨论如何开展社区文化活动……8月17日,“石榴花开别样红,民族团结一家亲”——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的记者们走进贵德县河阴镇歇春园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内看到一派热闹景象。

  歇春园社区各族干部群众展示共同编制的“太阳花”手工艺品。

  歇春园社区成立于2017年,辖区划分为12个网格,服务对象3029户8000余人。社区由4个乡镇的易地搬迁户组成,汉、藏、回、土、蒙古、东乡、撒拉等民族互嵌融居,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如何让搬迁户“搬进来、稳得住”,把这个多民族家庭建设得更加美好,是社区党支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此,歇春园社区围绕物业服务这个“小切口”,构建社区党支部、物业企业、网格长、“红管家”、楼长五位一体“网格化+”治理模式,建立了“一巡查、二走访、三必到、四必访、五必报”的红色物业“12345”基层服务管理新机制,为各族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

  住得好了,生活便捷了,脑袋也要“富起来”。歇春园社区发挥辖区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手工艺人优势,举办了藏绣、掇绣、剪纸等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增进交流、和睦邻里关系,也让妇女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大家在制作这些手工艺品的同时,留住乡情、记住乡愁、传承好文化,让群众增收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我们始终践行‘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一家人’工作理念,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记在心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得更艳更红。”歇春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金莲说。

  歇春园社区的和美场景,是贵德县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主阵地”。近年来,贵德县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健全完善乡风文明治理机制,引领全县7个乡镇122个行政村、11个社区各族群众树牢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治”得团结和谐,“理”得人心思齐。贵德县不断下苦功、出硬招、谋良策——

  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立“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推动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8个,与毗邻6县12乡(镇)签订平安边界协议。

  建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66个、完成协商议事典型案例268个,把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协商议事的切入点,着力打通民生“堵点”、消除群众“痛点”,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如今,贵德县将民族团结与法治理念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中,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各民族亲如一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展现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采。

  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沿着蜿蜒迂回的巷道,漫步于贵德县新街乡陆切村,错落有致的房屋被近处的薄云轻抚,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向远处的山间,一幅村美民富百业兴的美好场景跃然眼前。

  2023年青海·贵德第十七届黄河文化旅游季开幕式现场。

  陆切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共同生活着汉、藏、回等民族。陆切村立足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实际,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促团结、谋发展,绘就出一幅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图景,成为海南州首批命名的“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

  民族团结增添发展动力,民生幸福谱写和谐画卷。

  如今的贵德大地,无论农区还是牧区,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和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新村星罗棋布,一个个舒适宜居的幸福美丽家园拔地而起,折射出贵德各族儿女的幸福新生活。

  为守护好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贵德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不动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开展“保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十大绿色行动,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6.9%,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森林、草地覆盖率分别达9.9%和62.8%。

  贵德县在全省率先启动“田长制”试点,整治耕地“非粮化”2670余亩,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8万亩,粮食产量达3.5万吨,粮食单产创近10年新高,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产业,是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贵德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获评青海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河阴镇“三村抱团”发展模式入选全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陆切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贵德县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4%,中高考上线率分别达78.7%、100%。全县9个卫生院和134所村级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水平,医联体、医共体试点县建设全面铺开,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贵德县因此被评为青海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地区。

  援青医生陈耀华(左四)为患者复查眼睛,为贵德农牧民送来光明。

  同时,贵德县在各乡镇、社区设立公共就业服务站18个,累计转移城乡劳动力7.41万人(次),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7.9%,社会就业面稳定扩大。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城镇、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建成贵德县养老养生示范基地项目,7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面运营,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例,展示出贵德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团结一心跟党走信念更加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同心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民族团结进步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进步的果实最香甜。

  回望过去,贵德县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展望未来,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力形成抓巩固、抓创建、抓提升的工作合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本文文图由贵德县委创建办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